浙教版科学七下 专题8 第三章 重力、力的存在与实验探究 单元重难点复习知识+习题巩固(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下 专题8 第三章 重力、力的存在与实验探究 单元重难点复习知识+习题巩固(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培优8
重力、力的存在与实验探究
考点一、机械运动与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二、相互作用力
考点三、力的测量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考点四、力的三要素和画示意图
考点五、重力方向
考点六、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一、机械运动与力的作用效果
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4.观察图中四个情景,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0~2秒内,物体做________运动,第3秒时,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在0~4秒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米。
(2)如图乙所示,物体在____秒内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4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米。
6.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下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下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像。
(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
考点二、相互作用力
1.《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是一种空气锤,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使活塞迅速推出,产生巨大压力,能将铁钉打入木板,甚至能将混凝土压碎。下列关于空气锤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被压缩时,受到力的作用,形状改变
B.压缩空气对钉子施加力时,钉子的形状改变
C.铁钉被打入木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混凝土能被压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运动员顶足球时,足球被弹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被头顶回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作用力
4.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运动员不与球接触,则运动员不会对球有力的作用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5.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6.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7.有些漫画,富有哲理,又蕴含科学知识。如图所示,一块一半伸出地面的匀质板上站着甲、乙两人,人与板均保持静止。下列对于图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乙没有掉下,说明甲对板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板的压力
B.乙踢甲的同时,也会受到甲对乙的反作用力,乙可能因此坠落
C.乙踢甲时,甲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可能会向前运动离开板
D.若甲被踢出板,板会逆时针转动,乙因此坠落
8.如图所示,磁铁使钢球的
发生了变化,证明两个物体不接触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磁铁能
(填“吸引”或“不吸引”)钢球,因为

考点三、力的测量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互相接触的两物体,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B.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C.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D.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
cm,当弹簧受到5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
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
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
A.70
N  
B.10
N  
C.35
N  
D.20
N
3.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牛,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B.
F1、F2是一对平衡力
C.
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
4.如下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重物G=5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5
N,0     
B.0,10
N
C.5
N,10
N
D.5N,5
N
5.一个人两手同时各用5牛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秤的两端的挂钩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
A.0
B.5牛
C.0牛
D.2.5牛
6.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部分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
A.M比N大
B.M比N小
C.M等于N
D.以上都有可能
7.当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我们称其长度为原长L0,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kΔ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原长L0是10厘米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牛/米
C.当受到F=5牛时,弹簧缩短了2.5厘米
D.当弹簧伸长了15厘米(弹性限度内)时,受到力F=30牛
8.如图所示,选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L甲=L乙>L丙=L丁
B.L甲=L乙<L丙=L丁
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丁<L乙=L丙
9.
如图所示,a、b、c三只弹簧秤上接连挂着三个重均为4牛的钩码,若弹簧秤自重不记,那么三只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 
 )
A.12牛、8牛、4牛
B.12牛、0牛、4牛
C.4牛、4牛、4牛
D.12牛、0牛、0牛
10.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
___厘米。
(2)弹簧在受到6牛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
___厘米,此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3)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4)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
____。
11.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
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
考点四、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
1.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只要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C.只要力的要素中的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D.必须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才会相同
2.比较图所示两个力的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4.一个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人用手去拉它,此力与水平面成30°角,大小为40牛。请画出此拉力的力的示意图。
5.如图所示,物体在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上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考点五、重力方向
1.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
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
B.
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C.
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不破
D.
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
2.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
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
3.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4.如图,支杆OB固定在板BC上,小球A用细绳悬挂在杆端O处,用此装置可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虑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的左侧
B.正好在A点
C.在A点的右侧
D.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6.质量为0.5千克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考点六、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B.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C.在赤道附近物体的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D.在太空中物体的重力和质量都等于零
2.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千克
B.在地球上重为600牛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牛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厘米需要6牛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牛的拉力
3.2011年5月,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克”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行星“葛利斯581d”,测得方便面的示数是(g取10牛/千克)( 
 )2
A.天平示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B.天平示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C.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D.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4.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宇航员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宇航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A.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
B.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C.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得和地球上一样
5.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获得了老师给的一个素材:2016年8月10日伦敦奥运会,我国选手石智勇在男子69千克举重中强势夺金,他的挺举成绩是190千克,若只给你弹簧秤和若干个钩码,你能否得出石智勇在挺举中杠铃受到的重力?于是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记录如表:
探究过程中,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实验器材使用若干个质量均为50克的钩码而不使用其它物体,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可能的结论是

③石智勇挺举中杠铃受到的重力是
牛。
(2)某同学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绘制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数值省略),你认为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专题培优8
重力、力的存在与实验探究
考点一、机械运动与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二、相互作用力
考点三、力的测量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考点四、力的三要素和画示意图
考点五、重力方向
考点六、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一、机械运动与力的作用效果
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B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4.观察图中四个情景,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D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0~2秒内,物体做________运动,第3秒时,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在0~4秒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米。
(2)如图乙所示,物体在____秒内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4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米。
【答案】(1)匀速直线 静止 40 (2)2~4 80
6.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下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下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像。
(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
【答案】(1)如图
(2)550m (3)0~10s,F1>F2;10~60s,F1=F2。
考点二、相互作用力
1.《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C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是一种空气锤,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使活塞迅速推出,产生巨大压力,能将铁钉打入木板,甚至能将混凝土压碎。下列关于空气锤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空气被压缩时,受到力的作用,形状改变
B.压缩空气对钉子施加力时,钉子的形状改变
C.铁钉被打入木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混凝土能被压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运动员顶足球时,足球被弹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
C.足球被头顶回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作用力
4.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C )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运动员不与球接触,则运动员不会对球有力的作用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5.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C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6.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7.有些漫画,富有哲理,又蕴含科学知识。如图所示,一块一半伸出地面的匀质板上站着甲、乙两人,人与板均保持静止。下列对于图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 )
A.乙没有掉下,说明甲对板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板的压力
B.乙踢甲的同时,也会受到甲对乙的反作用力,乙可能因此坠落
C.乙踢甲时,甲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可能会向前运动离开板
D.若甲被踢出板,板会逆时针转动,乙因此坠落
8.如图所示,磁铁使钢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证明两个物体不接触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磁铁能吸引(填“吸引”或“不吸引”)钢球,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三、力的测量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互相接触的两物体,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B.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C.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D.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
cm,当弹簧受到5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
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
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D )
A.70
N  
B.10
N  
C.35
N  
D.20
N
【解析】由于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5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
cm,当弹簧伸长7
cm-5
cm=2
cm时,受到外力的大小为20
N,所以选项D正确。
3.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牛,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B.
F1、F2是一对平衡力
C.
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
4.如下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重物G=5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D )
A.5
N,0     
B.0,10
N
C.5
N,10
N
D.5N,5
N
5.一个人两手同时各用5牛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秤的两端的挂钩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B
)
A.0
B.5牛
C.0牛
D.2.5牛
6.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部分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B )
A.M比N大
B.M比N小
C.M等于N
D.以上都有可能
7.当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我们称其长度为原长L0,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kΔ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弹簧的原长L0是10厘米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牛/米
C.当受到F=5牛时,弹簧缩短了2.5厘米
D.当弹簧伸长了15厘米(弹性限度内)时,受到力F=30牛
8.如图所示,选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C )
A.L甲=L乙>L丙=L丁
B.L甲=L乙<L丙=L丁
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丁<L乙=L丙
9.
如图所示,a、b、c三只弹簧秤上接连挂着三个重均为4牛的钩码,若弹簧秤自重不记,那么三只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 A )
A.12牛、8牛、4牛
B.12牛、0牛、4牛
C.4牛、4牛、4牛
D.12牛、0牛、0牛
10.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2____厘米。
(2)弹簧在受到6牛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6____厘米,此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3)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4)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0-6____。
11.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
200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
200
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
考点四、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
1.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只要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C.只要力的要素中的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D.必须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才会相同
2.比较图所示两个力的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D
)
A.F1>F2
B.F1<F2
C.F1=F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B )
4.一个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人用手去拉它,此力与水平面成30°角,大小为40牛。请画出此拉力的力的示意图。
5.如图所示,物体在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上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解析】由于斜面粗糙,故物体向下滑动时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外的支持力作用,示意图如下
考点五、重力方向
1.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C

A.
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
B.
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C.
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不破
D.
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
2.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B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
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
3.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B

【解析】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的石块后,石块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石块下落路径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中心的,故选B。
4.如图,支杆OB固定在板BC上,小球A用细绳悬挂在杆端O处,用此装置可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 A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滑下,不考虑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在A点的左侧
B.正好在A点
C.在A点的右侧
D.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6.质量为0.5千克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
考点六、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B.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C.在赤道附近物体的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D.在太空中物体的重力和质量都等于零
2.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地球上质量为6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千克
B.在地球上重为600牛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牛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厘米需要6牛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牛的拉力
3.2011年5月,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克”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行星“葛利斯581d”,测得方便面的示数是(g取10牛/千克)( B )2
A.天平示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B.天平示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C.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D.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4.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宇航员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宇航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D )
A.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
B.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C.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得和地球上一样
5.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获得了老师给的一个素材:2016年8月10日伦敦奥运会,我国选手石智勇在男子69千克举重中强势夺金,他的挺举成绩是190千克,若只给你弹簧秤和若干个钩码,你能否得出石智勇在挺举中杠铃受到的重力?于是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记录如表:
①探究过程中,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实验器材使用若干个质量均为50克的钩码而不使用其它物体,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读出质量。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可能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③石智勇挺举中杠铃受到的重力是1900牛。
(2)某同学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绘制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数值省略),你认为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弹簧秤没有校零。专题培优8
重力、力的存在与实验探究
考点一、力的存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1)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意:只要有形态或者状态改变,就有受到力的作用。但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有可能产生力的
作用,如磁铁相互间的作用力。
(2)相互作用力
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④但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力的测量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弹性形变与弹力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若撤去外力,该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因物体
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物体恢复原状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弹力,弹力的方
向指向与它接触的物体。
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不要理解为“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
拉力成正比”。
2.弹簧测力计能测量任意方向的拉力,只要施力的方向沿着弹簧伸长的方向即可。注意在每
次使用前要先调零,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大或偏小。
3.弹簧测力计无论怎么使用,示数显示的都是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测量的都是作用在
挂钩-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挂钩和吊环两端的力的大小之和。
(4)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
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意:
(1)物体的运动状态指物体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两者同时改变或两者之一发生改变时,物体的
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物体的形状、物体的速度大小、物体
的运动方向。三者之一发生改变时,物体就受到了力的作用。
考点二、重力
(1)重力基础知识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物体

意:①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与地球的吸引力并不完全相等。

明:若没有重力
①水将不能倒出来
②物体会悬停在空中
③人轻轻一跳就可离开地球
④不能测重力,也不能用天平测质量,但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2)重力的三要素
①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是一定的,大约是9.8N/kg,关系式:G/m=g或G=mg

义: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粗略计算时,g=10N/kg。
②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运用:重垂线——检验墙角是否竖直。
③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对于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利用实验的方法(悬挂法)确定。

意:重心可能在物体上,如均匀的木板,在几何中心
也可能不在物体上,如呼啦圈

意: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跟纬度有关,纬度越高,重力越大;
②跟高度有关,高度越高,重力越小;
③跟星球有关,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不变,重力变小)。
(3)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