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观看图片思考: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监督权力行使PART1宪法宪法监督是"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的简称。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宪法监督为什么监督权力行使?《人民的名义》赵德汉原型——前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调查人员在其家中发现了2亿元现金,重量达1.15吨,使用16台点钞机清点时,当场烧坏了4台。思考:政府官员发生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01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329.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70.5万件,谈话函询37.7万件次,立案61.9万件,处分58.7万人(其中党纪处分50.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1人,厅局级干部0.4万人,县处级干部2.4万人,乡科级干部8.5万人,一般干部9.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37.7万人。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1)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宪法监督“谁来监督”呢?“监督什么”呢?“如何加强监督”呢?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找一找:谁监督?谁解释?谁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实施职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宪法监督的内容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法律文件——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宪行为审查,追究其违宪责任。2003年孙志刚案促进收容遣送制度废止●2003年3月,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遣送站遭到非法殴打后去世。●4月,《南方都市报》一经报道轰动全国。●5月,三位法学博士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6月,国务院颁布《救助管理办法》,废除《收容遣送办法》,改遣送站为求助站,来去自由。把抓捕改为护送。“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孙志刚墓志铭《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为什么被废止?因为这个行政法令违反了宪法精神2016年聂树斌案全面落实证据裁判原则●1995年4月,河北青年聂树斌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后21年,他的父母一直不断申诉、上诉。●2015年3月“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分组讨论“两高”报告时,多次提到聂树斌案。●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聂树斌案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全面落实了证据裁判原则;它彰显了程序公正理念。——中国法学网评论2020年李文亮医生事件也继续推动社会进步回顾他近期的生命历程:●2019年12月30日他看到一份病人检测报告指标异常,于是在群里说“确诊了7例SARS”;●2020年1月3日,公安局找到他并让他签了《训诫书》;●1月10日他出现咳嗽,11日发热,12日住院;●1月30日,他发出公开消息:我没有被吊销执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2月2日,他发出了人生最后一条公开消息:“我的父母已经没事,出院了,谢谢大家的关心。”●2月6日晚,争取早日出院的他,“出”了院,去了另一个世界。●2月7日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吹哨人”机制又被称为内部举报人机制,这个机制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弥补监管之不足,希望以内部知情者的力量,打破“潜规则”、冲出“沉默的螺旋”,最终完善监管,推动社会进步。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三大案件的共同点在于在此过程中的公众关注度高,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的作用,而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事件推进了我国民主、法治的进程。但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许多不符宪法精神的法律法规。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完善和健全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维护宪法权威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追究和纠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制度?思考: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除了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外,还需要做什么呢?增强宪法意识(内在约束)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里。——卢梭(法)外在监督增强宪法意识PART2宪法宪法与“我”小明: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宪法。小红:中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宪法跟我们没有关系,维护宪法是大人的事。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视频:宪法与我们的一生一出生中国公民、父母抚养、保护我们,不得遗弃我们……到上学年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十八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十八岁以后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大学期间如果入伍,保留两年学籍…………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考一考:每年的12月4日是什么日子?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即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誓词共75个字。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思考:国家采取上述举措,对国家公职人员有什么意义?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宪法主题公园宪法宣传宪法诵读问题一这类活动的意义有哪些?12月4日是宪法宣传日,某中学组织在校师生开展普及宪法知识的主题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节假日,群策群力。把宪法宣传走进社区、工厂、学校……问题二此类活动,对你今后的生活有哪些启示?有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宪法知识,增进对宪法的了解,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要加强宪法的学习,不但了解宪法的知识,更在此基础上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进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习近平名言给人民提出怎样的要求?认同宪法以上情景告诉我们怎样遵守和维护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父母在我的提醒下和陪同下,进行选民登记,领取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践行宪法【示例】(1)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2)学习宪法律知识,参加普法宣传;(3)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学习宪法要求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知情行内化于心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外化于行如何增强宪法意识?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知)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情)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行)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1.国家公职人员2.公民加强宪法监督监督权力行使增强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监督的做法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课堂小结(制度层面)(意识层面)拓展提升拓展提升准备宪法宣誓的誓词布置宣誓的会场选出领誓人全班进行宣誓模拟宪法宣誓结合本次宣誓,谈一谈你的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启发?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加强宪法监督.pptx 宪法与我们的一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