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二框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阐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意义,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描述新时代的历史方位。2、理解建立新中国的重大意义,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3、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明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精神: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公共参与: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四)建立新中国,中国和人民站起来了(五)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和人民富起来了(六)进入新时代,中国和人民强起来了议题四:建立新中国,中国和人民站起来了观看社会主义500年复兴之路。完成下列任务: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政治意义?2、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关系?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什么意义?探究与分享一:议题四:建立新中国,中国和人民站起来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政治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议题四:建立新中国,中国和人民站起来了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议题四:建立新中国,中国和人民站起来了1840—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最终遭到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议题四:建立新中国,中国和人民站起来了3、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1)1949-1952,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2)1953-19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定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探索)(1)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2)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议题四:建立新中国,中国和人民站起来了议题五: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和人民富起来了家庭的变化是时代的缩影。山东省一个农民从1982年开始记录家庭账本。1982年12月,账本记录的是面条、酱油、豆腐、油条、瓜子等食品。这一年,他家总收入836.54元,总麦出574.90元,结余261.64元。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家消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肉、蛋、蔬菜的消费额明显增长,还增加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手机、摩托车、汽车等项目支出。账本显示,2018年他家的结余是1982年的200多倍。小小的账本折射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生活的变化。探究任务:1、阅读材料,说说你的家庭或家乡在近40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结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探究与分享二:议题五: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和人民富起来了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1980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2018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议题五: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和人民富起来了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国富民强1、改革开放的地位: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改革开放的本质(3个“就是”):(1)生产力角度: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制度角度: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党的角度:就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意义。议题五: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和人民富起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议题六:进入新时代,中国和人民强起来了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因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美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克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你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说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容。探究与分享三:议题六:进入新时代,中国和人民强起来了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议题六:进入新时代,中国和人民强起来了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议题六:进入新时代,中国和人民强起来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课堂小结1、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②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变革 ④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课堂巩固解析: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改革实现的,①②正确;③错误,④与题意不符。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 )A.是古老中国获得新生的里程碑B.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C.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选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古老中国获得新生的里程碑,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排除A、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ppt 1.2社会主义500年 复兴之路.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