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方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课题 区域特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在差异。 3.举例说明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对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工农业分布的影响。 2.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 生:思考,回答(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首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那么北方有哪些区域特征呢?这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自 主 学 习 一、北方地区地形、范围、主要物产分布 阅读教材第6—8页内容及“图6 - 1 - 1 北方地区地形”,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2.北方地区位于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4.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宜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5.请读图6 - 1 - 3填写下面表格。 主要分布的地形区 主要农作物 黑土地 东北平原 春小麦、玉米、大豆等 黄土地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冬小麦、花生、谷子(小米)等 6.华北平原耕地多为旱地,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的人们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开渠打井,发展节水农业。 二、北方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 阅读教材第9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如我国第一大油田是位于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位于山东省,大同煤矿位于山西省,神府煤矿位于陕西省,还有辽宁省的鞍山铁矿和河北省的迁安铁矿等。 合 作 探 究 探究点、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1.哈尔滨地处东北平原,济南地处华北平原。阅读两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哈尔滨、济南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比较项目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湿润、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 冬小麦、棉花、花生等 春小麦、大豆、甜菜等 2.议一议,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差异与气候的关系。 东北平原气温低,热量不足,蒸发量小,比较湿润,农作物以春小麦为主,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气温较高,水源不足,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教师总结】 由于纬度因素的影响,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华北平原纬度低,气温高,导致两地农作物不同。 板 书 设 计 区域特征 当 堂 演 练 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水田与旱地的大致界线 B.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3.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A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B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5.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平原面积广阔 B.山脉主要有大兴安岭、秦岭、阴山等 C.有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地 D.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课堂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自然特征,明确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物产丰富,为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奠定了资源基础。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