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四单元 课题2水的净化(1)授课人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自来水生产流程,了解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的方法。2、初步学会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提高学生自学、归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交流与评价,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水的净化过程,感受爱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2、通过对水的净化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方法,学会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用品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滤纸药品水、河水、明矾等其它课件、多媒体等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景导入展示一杯从河里倒来的水和一瓶从商店买来的蒸馏水。两瓶水有什么不同?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吗??观察、看书后并说出纯水与自然界的水的区别。?通过情境引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板书课题自主学习1.纯水是色味,清澈透明的液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杂质,______杂质使其呈浑浊,杂质则可能使其有或;因此,它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不可直接饮用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后才能饮用。2.在某些乡村,可以采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杂质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3.过滤是一种从_______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4.参照教材图4-16,感知过滤液体的装置;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仪器有。5.如果用具有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的杂质,除去。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学生阅读圈划。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探究与交流探究与交流知识点1:生活用水的净化【问题1】自然界的水往往是含有杂质的,而对水的应用一般需要比较干净的,比如饮用水,那么怎么样才能得到较为洁净的水呢?【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讨论】请根据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来分析讨论: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知识点2:沉淀净化水【问题1】沉淀分为几种?明矾在净水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演示实验4-1】1.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杯浑浊的天然水。2.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搅拌溶解后,分置于2个烧杯,静置,观察。【过渡】我们已经知道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那么,究竟如何进行过滤操作来净化水呢?知识点3:过滤净化水【演示实验4-2】1.参照教材图4-15制作过滤器过滤注意:(1)“贴”——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滤纸并使之与漏斗内壁之间无气泡),以防过滤速度慢。(2)“低”——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防止液体外流。2.参照教材图4-16装配仪器。注意:“靠”——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液滴溅出)。3.参照教材图4-16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净化实验4-1中处理过的一杯液体。注意:(1)盛放浑浊液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下部,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下,防止待滤液体流到漏斗外。(2)玻璃棒的末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滤纸破损。(3)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的缝隙流下,使滤液浑浊。4.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看看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什么差别。【讨论】1.上面的过滤实验中,有几个操作关键点?2.玻璃棒有什么作用?3.你可以用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思考】如果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理?【例题】下列有关过滤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D.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一边知识点4:吸附净化水【过渡】有时,经过沉淀和过滤的水仍然有颜色或异味,该怎么办呢?【问题1】你见过活性炭净水器吗?它主要除掉水中的什么杂质呢?引发学生深思,明确天然水是混合物,需要净化后才可饮用。教师投影图片: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自来水厂的净化设备、净水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用水的净化方法。学生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展示交流,并形成小结: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和异味。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图片: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介绍和分析“过滤”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过滤的操作上来;引领学生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过滤净化水。学生认真观察对比观察实验现象按照教材图4-15的提示,体验过滤器的制作。并思考、勾画操作要领及其注意事项。思考、勾画操作要领,并分析、讨论其原因。及时补充“防止液滴溅出”并记忆之。仔细观察实验,识记、勾画或补充过滤过程中各个操作要领,并思考这样操作的原因;推断并记住玻璃棒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的差别,体会过滤净化水的奇妙效果。比较后会发现:过滤净化的水最澄清,未过滤的经明矾吸附处理的水比较澄清,天然水不是很澄清。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过滤操作的全过程的要领:“一贴”、“二低”、“三靠”,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寻找实验代用品:比如,纱布、餐巾纸、纸杯和一些尖端破损的圆锥形的生活容器等。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精讲点拨,并形成共识:(1)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操作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了,或承接滤液的烧杯洗涤不干净等。(2)要及时检查滤纸是否破损,或回忆操作时液面是否高于了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是否洗涤干净,等等;修正后,再过滤一次,直至滤液澄清为止。分析指导,给出参考答案D。教师投影图片: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梳理整合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 静置沉淀 沉淀(水的净化) 吸附沉淀 一贴 过滤二低 三靠 吸附诊断练习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水和泥沙C.食盐水D.铁粉和铜粉2、自来水厂净化处理水的过程可以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过程是()A、沉降B、过滤C、吸附D、消毒3、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右图是明明讲浑浊的湖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然后进行如右图所示的操作。(1)右图所示的操作是_____操作;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c。(2)请你帮助明明指出图中错误: ?? (写一点即可);4、、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⑴水中的泥沙:。(2)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作业设计书面作业:教材P781.(1),3。课外作业:课外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