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试题卷温馨提示:1.全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中试题的答案做在卷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卷Ⅰ上无效。2.全卷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本次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卷 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1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所选的答案字母写在卷Ⅱ答题表相应题号位置上,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对台政策2.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四项基本原则 D. 改革开放4.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展望五国”( 越南、印尼、南非、 土耳其、 阿根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5.社会责任感集中表现为A.创新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6.一段时期,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纺织品出口占全球服装贸易总额24%,但自主品牌不足1%,没有一个世界品牌。这说明_______。A.要不断引进、吸收、消化国外高新技术 B.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速引进尤为重要C.抓住新技术革命历史机遇,继续吸收国外高新技术成果D.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2011年10月紫根水葫芦在太湖水域无锡地区试点投放一个多月初显成效。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疯狂爆发,无锡市民生活饮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小凡同学对太湖蓝藻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她发现除了水文和气象原因外,蓝藻大规模爆发与水质有关。以下是她完成的“蓝藻”形成及影响示意图。回答7—11小题:7.以上图示说明A.人类发展经济必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B.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C.人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D.因湖水缺乏自净能力,蓝藻很难解决8.图示反映出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三废”问题 D.赤潮问题9.上题中所反映问题的实质是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 C.资源问题 D.卫生习惯问题10. 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A.人口因素 B.提高人口素质 C.控制人口数量 D.少生优生11.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 ①坚持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 ③即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④要把保护环境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1949年——1952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了以下哪些成就①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③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④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我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1.34 亿, 占总人口的10%,已步入老年型社会。而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五千至一万美元,而我国目前尚不足一千美元。对此,我们必须 ①严格控制老龄人口的增长 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③切实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④迎接由于老龄化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真正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当前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科学技术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5.下表是小明对中国20世纪70 - 90年代外交重大成果的归纳,其中符合主题的是序 号 时 间 表 现① 1971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② 1972年 尼克松访问中国③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④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6.2001年被称为“中国年”,因为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①成功举办APEC会议 ②加入WTO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7.你认为,香港、澳门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末回归祖国,其中的原因是:①英、葡两国慑于中国军事力量的雄厚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提高③香港、澳门两地的租期已到 ④一国两制基本国策为香港、澳门回归提供了可行途径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回答23—24题18.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④我国“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19.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把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现阶段的根本任务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0.中央八套热播的连续剧《闯关东》有这样一个镜头:当日军进攻哈尔滨的时候,朱开山一家冒险为抗日军队送饭,感动了很多观众。这说明了:_______。①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②表现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④主动为国家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最有效办法有 ①节约用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③修建水库 ④跨流域调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中考试答题卷卷Ⅱ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1分,11-21小题每题2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22. (共10分)东风骀荡,喜中华崛起西方低谷。今日风流歌盛世,美食丰衣多足。改革高歌。城乡巨变,处处红砖屋。以人为本,甘为孺子公仆。猎猎邓帜高擎,南巡音定,开放翔鸿鹄。振业兴科光景美,国力攀升尤凸。利伟英雄,航天探月,史册辉煌录。嫦娥挥练,人间天上同祝。品读上词,回答问题。(1)“改革高歌”奏响自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后中国进入怎样的新时期?概括这一时期鲜明的特点。(3分)(2)“嫦娥挥练,人间天上同祝”盛赞的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哪一重大工程?(2)(3)该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哪些成就?并用词中的句子说明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5分)23.(共12分)今年以来(至2011年5月),浙江省平均降水量281毫米,较常年偏少53%,为1951年以来最少值。以江南水乡著称的浙江杭嘉湖平原地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旱情。从2011年6月6日起发生在中国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甘肃省等地因强降雨而引发的严重水灾。一些极端天气气候的增加,引发了更多的气象灾害。在2007年我国第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我国启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我国实施 ▲ 战略的体现( )(2分)A.科教兴国 B.可持续发展 C.环境保护 D.对外开放(2)实施上题中所选战略需要我们坚持实行哪些基本国策?(至少列2项)并分别简述实行这些基本国策的国情依据。(6分) (3)我国国情是我国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基本依据之一。请你说说什么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2分) (4)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中学生应该面对的现实问题。你认为中学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可以做出哪些努力?(2分)24.(共10分)九年级学生小海通过网上搜索,采集到以下信息:信息一:信息二:①旧西藏,占人口95%的农奴根本不被当成人看待,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一场民主改革运动,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做了主人。目前,在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占77.9%。②西藏自治区总人口为200多万,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给予西藏两千多亿元的财政支持,人均达到10万元,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西藏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信息一蕴含着两岸同胞怎样的共同心愿?实现这一愿望的还有很多阻碍,这些阻碍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最佳途径是什么?(3分)(2)分析信息二中①的内容,说明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4分)信息二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何时实现?请你描绘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3分)25.(共7分)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了…。从此,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材料二:“十一”期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1%以上的增长,远远超过规划原定的7.5%的预期目标,8项民生指标全部完成任务,8项“人口资源环境”目标基本达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分析材料一,用史实指出其中的错误。(2分)(2)我国“一五”计划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我国“十一五”期间辉煌成就取得的政治保证是什么?(3分)26.观察下表,回答问题。(9分)表一20世纪70年代 现在 占全球总人口比重 占全球总收入比重最不发达国家数 20多个 49个 49个最不发达国家 10% 0.1%贫困人口数 10亿 13亿 7个最发达国家 12% 73%表二占世界总收入的比重 占因特网用户的比重世界较富的20%的人 86% 93%世界较穷的20%的人 1.1% 0.1%(1)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该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什么?(4分)(2)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3)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这一问题?(3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中考试答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1分,11-21小题每题2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B C D C C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B A D D A C C A D D B22.(共10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3分)(2)“嫦娥一号”探月工程(2分)(3)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形成全方位的开放局面;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只回答出三点即可,3分)句子:改革高歌;以人为本;邓帜高擎;开放翔鸿鹄;振业兴科等(只要答出两点即可,2分)23.(12分)⑴B (1分) ⑵①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等。②国情依据分别为: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小,开发难度大。c、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总体上初步得到遏制,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6分,列出国策1分,解释其依据2分。)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⑷①不断提高气候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②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③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言之有理即可)(2分)24.(10分)(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分);台独势力(或岛内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1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2分)(3)21世纪头20年(1分);六个更加。(2分)25. (7分)(1)南京长江大桥改为武汉长江大桥;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洋务运动,中国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或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一定条件。(2分)(2)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还有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2分)(3)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等和谐发展,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符合题意即可)(2分)党的基本路线。(1分)26.(共9分)(1)说明当今世界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发展问题还没有解决。它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4分)(2)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历史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造成的不等价交换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2分)(3)中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同时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3分)班级 学号 姓名 试场号 座位号……………………………………密……………………………………封……………………………………线……………………………………工业污水排放蓝藻爆发湖水富营养化人类发展经济养殖废水排放班级 学号 姓名 试场号 座位号……………………………………密……………………………………封……………………………………线……………………………………【回家】台湾,台湾,咱妈叫你回家吃饭!【四不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举家团圆心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