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1 年 级:八年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同步(茎与物质运输)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T同步——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T同步——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同步知识梳理 同步知识梳理 知识框架 一.茎的分类 (1)植物茎在形态上千差万别,按照茎的生长方式不同,植物的茎可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类型。 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的茎。这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茎,其特点是一般都较硬。如杨树、柳树、玉米等。 攀缘茎:借助于茎或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等)攀缘其物体而“上升”。如黄瓜、丝瓜等。 匍匐茎:其特点是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上匍匐生长,长不定根。如甘薯、草莓等。 缠绕茎:茎本身缠绕其他物体“上升”。如牵牛花、菜豆等。 注:四种形态的茎的区分方法: 按是否能向上生长可以区别出匍匐茎; 根据向上生长是否借助他物可以区分直立茎与攀缘茎、缠绕茎; 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长是否利于茎或叶的变态结构附着他物,可以区别攀缘茎和缠绕茎。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茎的区别: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所以它能逐年加粗,而草本植物的茎中无形成层,茎不能无限加粗。 (2)植物的茎按其组成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从外向内分为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 木质部最硬;髓最软;树皮较软,能用手轻易剥下。 【1】树皮:可分为形成层、韧皮部和最外面的表皮。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特点是韧性强。 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能逐渐加粗。 【2】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 (3)髓:由薄壁细胞组成,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3】导管与筛管的区别与联系见下表 导管 筛管 不同点 位置 木质部 韧皮部 结构特点 由死细胞构成的 由活细胞构成的 功能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 在茎中运输方向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相同点 都属于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各器官中 三.年轮 (1)概念:一些植物茎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圆环。通常情况下,一年生成一轮,称为年轮。 (2)成因:实际上年轮是一年内形成层活动强弱不同所造成的,与季节性的气候(如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春季,水分、气温等气候较适宜,形成层活动较旺盛,此时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细胞体积较大,木质部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春材;入秋以后,气温较低,雨量减少,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此时植物生长较慢,形成的细胞体积小,木质部质地致密,颜色较深,称为秋材。每年的春材和秋材共同组成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即年轮。 (3)作用:根据年轮数可推断出树的年轮;可通过年轮的宽度变化等信息推断在植物生长不同时期的气候状态等。 课堂达标检测 课堂达标检测 1.麻绳具有一定的韧性,牙签具有一定的硬度,各是哪种结构的作用( D ) A.韧皮部和形成层 B.木质部和木纤维 C.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D.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2.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作是一种树。下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茎内木质部不发达 B.茎内木质部发达 C.主干明显而直立 D.木质化细胞较多 4312920281305 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 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 D.靠乙一侧为树干背阳面,生长慢 4.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D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 5.土壤中的水分到达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顺序是( D ) ①根的导管 ②根毛细胞 ③茎、叶肉的导管 ④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 ⑤叶肉细胞 A.①③④②⑤ B.②①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②④①③⑤ 6.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若给果树滴输水和无机盐,则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部位( B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7.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30分钟后,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 C ) A. 只有叶的边缘 B. 整片叶片 C. 叶脉 D. 只有叶尖 8.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其中的道理是( C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9.常吃的甘蔗作为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之一,富含水分,其中的水是根从土壤中吸收运输到的。图中能将水分运输到果实的结构是( B ) A.A B.B C.C D.D 10.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一致的 C.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相反的 11.甘薯中含较多糖分的原因是( A ) A.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 B.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根 C.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和导管运输到根 D.甘薯根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自己制造了糖分 12.杜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私利盗剥杜仲树皮,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物的( A ) A. 筛管 B. 导管 C. 木质纤维 D. 韧皮纤维 4829810252730 13.如图所示,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在长有乙果实的枝条上、下端,各把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A ) 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C.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14.较强壮枝条的树皮环割一圈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环割伤口的上方形成了环形瘤状物,如果枝条上的树叶生长基本正常,那么环形瘤状物的形成是因为( A ) A. 筛管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 B. 导管由上而下输导水分 C. 筛管由下而上输导有机物 D. 导管由下而上输导水分 4446905905510 15.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②为“推论”,③④为“实验” B.②③为“推论”,④为“实验” C.②为“假说”,③④为“推论” D.②③为“假说”,④为“实验” 16.水往低处流是人们常见的现象,但植物体内的水却是往高处移动。其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发作用 D.吸收作用 4650105172085 17.[2019·湖州模拟]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 B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4109720251460 18.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D )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 19.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具有较强的贮水能力,在生活习性上也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以下关于多肉植物说法错误的是( A ) A.它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B.气孔白天关闭,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C.保水能力强,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D.气孔夜间开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20.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意义是( D ) ①降低叶片的温度,避免阳光灼伤 ②促进根系吸收水分和水分向上运输 ③促进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向上运输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1.植物体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分中约有多少是用于光合作用的( B ) A.99% B.1% C.20% D.50% 22.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D ) A B C D 4298315205105 23.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保卫细胞通过吸水与失水控制气孔开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4244340193040 24.如图所示为向日葵在24h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水分速率 B.在暗处,吸收水分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水分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水分速率 4312920186055 25.[2019·金华校级一模]如图是“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对树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C ) A.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的积累有关 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C.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D.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26.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 B ) A.上、下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角质层 D.叶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