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本章内容概述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并通过探究,学生能够用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酸和碱,通过探究,分别总结酸碱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复习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化学性质。第三部分介绍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相关性质的实验探讨,进而总结出碳酸盐的共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最后介绍化学肥料和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几种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2.理解酸、碱、盐的通性。3.掌握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和应用。4.学会知识迁移的方法,从已有认识出发,通过推理,得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然后通过得出的规律解决新的问题;要熟记各类物质的性质及通性,然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使学生认识酸性、碱性溶液的特征,并掌握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指示剂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善于观察、发现周边事物变化和善于探究的科研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科学探究的欲望。【教学重点】溶液酸碱性。【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比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常用“酸甜苦辣”来形容生活的多种滋味,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深刻“酸”的印象?本节课将从化学的角度围绕“酸”字展开。二、推进新课溶液酸碱性的定义和酸碱指示剂【回顾】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点拨】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生成了酸性物质。【猜想】其他具有酸味的物质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吗?有涩味或没有酸味的呢?活动1(学生分组)(1)在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各取少量滴入白色点滴板的空穴里,下同)中分别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2)在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中分别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1)白醋、酸果汁这些具有酸味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盐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都呈酸性。(2)纯碱溶液、肥皂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这些溶液显然都不呈酸性。(3)食盐水、蔗糖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这些溶液不呈酸性,也不呈碱性。【小结】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显酸性。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显碱性。凡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溶液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显中性。【指出】石蕊试液既能检验酸性溶液,又能检验碱性溶液,具有显示溶液酸碱性的作用,称为酸碱指示剂。【提问】是否还有其它酸碱指示剂呢?活动2(学生分组)取上述溶液各少量,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交流】碱性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结论】无色酚酞试液也是一种酸碱指示剂。【指出】为了使用方便,通常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石蕊试纸变蓝。【演示实验】石蕊试纸的使用。活动3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来鉴别出稀盐酸、氨水、食盐水。步骤:1.将收集的鲜艳花瓣、紫萝卜皮等研碎,加入酒精水溶液(按体积比1:1配制)浸泡,过滤,得到色素的提取液。2.将色素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蒸馏水、石灰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3.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提取液作指示剂,鉴别出甲、乙、丙中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氨水、食盐水的哪一种。【强化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状元导练》P25“课堂导学”知识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相关内容。三、典例剖析例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同学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该学生通过下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2)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用语言叙述或图示均可)【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Ⅱ排除水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可能,还有干燥的CO2是否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呢?故还缺少这个实验。所以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答案】(1)不能;(2)还需下列实验:向一洁净,干燥的试管中放一条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再向该试管中通入干燥的CO2气体,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四、课堂检测教师引导学生做“当堂训练”中的题目,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五、课堂小结1.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后续内容,试着做“课前预习”。板书设计第1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溶液酸碱性和酸碱指示剂(1)溶液的酸碱性(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和紫色石蕊试液。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显酸性。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显碱性。碱性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3)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自制酸碱指示剂教学反思本课题实验较多,要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的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第2课时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溶液酸碱性的测定,进一步加强对酸、碱溶液知识的掌握。(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设计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2)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通过对酸碱度的测定,加强学生对定量实验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教具准备】玻璃棒、玻璃片、pH试纸、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通常还需要知道溶液酸碱度。利用指示剂只能检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度,那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讲解】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pH范围在0?14之间二、推进新课【过渡】认识了pH和酸碱度的关系,那么如何测量溶液的pH呢?【活动与探究】请同学们按教材P61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特别提醒:测定pH的方法: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个小片pH试纸,将待测液用玻璃棒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液的pH,并且强调测量的注意事项(见板书设计)。【提出问题】从实验结果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回答】pH<7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pH>7的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过渡】学习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不仅能从理论上知道溶液酸碱度对生活、生产及科研的意义,还能对今后的实际应用起到指导作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P37资料及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归纳总结】1.pH试纸使用简便,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可用于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用酸度计(pH计)可以更精确地测定溶液的pH。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pH在6.5?7.5之间)。4.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人们通常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5.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三、典例剖析例下列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肥皂水的pH最大,碱性最强。【答案】A四、课堂检测教师引导学生做“课堂导学”知识点1、知识点2相关内容。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了解了酸碱度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这为我们今后的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相关内容,并提醒学生预习下节的内容,试着做“课前预习”的内容。教材习题(P37~P38)解答1.(1)√(2)×(3)√(4)√【解析】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大多数作物适宜在pH为6.5?7.5之间的土壤里生长,但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适宜;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2.A【解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pH<7;石灰水、肥皂水和纯碱溶液都显碱性,pH>7。3.D【解析】玉米粥显碱性,能中和胃酸。4.B【解析】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肥皂水显碱性,不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5.A【解析】棉花、小麦、茶树适宜在弱酸性土壤里生长;而甘草适宜在弱碱性土壤里生长。6.(1)橙粉红绿(2)玫瑰花汁(或大红花汁)板书设计第2课时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pH和溶液的酸碱度、酸碱性的关系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1)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被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溶液的pH。(2)注意事项:①不得直接将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污染待测液;②不能将pH试纸润湿,否则,待测液被稀释,pH测量不准确;③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可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用。二、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健康人的体液维持在一定范围;2.大多数农作物在pH为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3.pH<5.6的降水为酸雨。教学反思本课题内容难度不大,课题内容与前面所学的酸碱知识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酸碱度的概念,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认识我们身边物质的酸碱度,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可加深学生对溶液酸碱度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溶液酸碱性的强弱.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