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教材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画引入,介绍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引起爆炸现象和防火与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教材采用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关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也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说明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并通过一些注意安全的图标来加强对安全的认识,进一步说明随时注意防火、防爆及采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2)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CO的产生及其危害性。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2)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观点。【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教学难点】利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准备】酒精、蜡烛、烧杯、蒸馏水、手帕、打火机、酒精灯、坩埚钳、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今天天气特别冷,我们想到需要什么?(火)怎么才能产生火呢?(物质燃烧)。火是物质燃烧的一种现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煤、石油、天然气、酒精等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燃料。本节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板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提问】在日常生活和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曾见过或遇到许多燃烧的事例,把你感兴趣的燃烧现象填写到92页表4-1中。【交流】学生填表:教材92页表4-1。【设疑】这些燃烧各有不同,对人类有的有利,有的不利,但都有共同之处:(特征)发光、发热,(实质)化学反应。【交流】一、燃烧的条件1.概念: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思考】白炽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它是一种燃烧现象吗?【交流】不是。白炽灯通电时发光发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反应,所以不是燃烧现象。【过渡】燃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燃烧需要有什么条件呢?【阅读】阅读教材93页。【归纳】2.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提问】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还是满足一个就可以呢?【交流讨论】教材93页“交流与讨论”。【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出示一些物质,判断其是否可以燃烧?木条、蜡烛、小煤块、小石子、纸张、酒精、玻璃、棉布、小石子。【交流】学生回答并选择出能燃烧的物质。【小结】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必须有可燃物。【提问】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持续燃烧吗?【交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二: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提问】火柴、木条、煤哪个更容易被点燃?点燃它们的方式有什么差异?“点燃”在引发燃烧时起了什么作用?【交流】木条比煤更容易点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三: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提问】为什么在高温干燥的季节里,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森林里也可能发生火灾?【交流】森林里有大量可燃物枯枝败叶,气侯极其干燥,高温或强日照条件下,使某局部达到着火点就会自燃。【归纳】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强调】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着火点。【演示】烧不坏的手帕。【交流】现象:手帕上出现火焰,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分析:手帕是沾有酒精的,燃烧的是酒精。燃烧过程中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燃烧。【过渡】液化气灶有空气进口,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物质如果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交流】二、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演示】点燃一支蜡烛,在靠近火焰的上方罩一块白瓷板。【交流】现象:白瓷板上出现黑色的物质。分析:在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无法使石蜡完全燃烧,遗留下没有完全被氧化的炭粉。如果将蜡烛放入装有氧气的瓶中燃烧,由于氧气的浓度较大,使之完全燃烧,因此、没有黑烟。【板书】完全燃烧(C)(O2)(CO2)不完全燃烧(C)(O2)(CO)【讲述】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思考】在一氧化碳毒性面前,人类就束手就擒了吗?【交流】我们可以通过燃烧来消除一氧化碳的毒性并加以利用。一氧化碳也可以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CO)(O2)(CO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可能地使可燃物完全燃烧,完全燃烧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交流】完全燃烧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提问】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呢?【交流】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燃烧的概念及物质燃烧的条件。燃烧时根据氧气充足与否可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类型。【布置作业】完成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板书设计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碳的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2.CO的性质教学反思燃烧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涉及。这是一个好事,因为学习自己熟悉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固有的知识经验有时也会影响我们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先入为主的思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怎样扬长避短,既能利用已有的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欲望是本节课的一个技术难题。第2课时爆炸、防火与灭火教学说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爆炸的现象和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灭火原理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教学重点】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粉尘爆炸实验装置、蜡烛、面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物质燃烧一般需同时满足什么条件?2.氧气充足与否对燃烧产物有什么影响?【新课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及类型,我们知道一些物质可以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如果把可燃物放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燃,是否还和在无限的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一样或者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爆炸、防火与灭火【演示实验】粉尘爆炸。【交流】现象:发生了爆炸,上面的纸盖被掀起。【设问】在上面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就是爆炸。爆炸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板书】一、爆炸【生】阅读教材95~96页第二、三自然段。【板书】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速燃烧引起爆炸。【讲解】如果氧气的浓度较高,或者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板书】二、爆炸的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氧气浓度高或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大。【提问】还有哪些其他爆炸的例子呢?【交流】气球爆炸、车胎爆炸、定向爆破、煤矿瓦斯爆炸。【思考】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吗?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爆炸?【交流】不一定。如:车胎爆炸、锅炉爆炸。加油站、沼气池等。【提问】这些地方为什么容易发生爆炸?【交流】有易燃气体、液体、粉尘。【讲解】易燃物或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引导】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98页图4-9“几种消防安全标志”。【思考】是否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遇到明火都会爆炸。【介绍】爆炸极限。【提问】爆炸都是有害的吗?举例说明。【交流】爆炸不一定都有害。如:烟花爆竹可表达喜悦的心情,定向爆破、开矿挖渠可减少人力物力等。【过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不仅爆炸,燃烧也是这样。当我们需要燃烧发生时,火是我们的福星,但是当我们不希望的燃烧发生时,它却给我们带来灾难。【讨论】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灭火。【生】填表。教材97页表4-2:燃着的蜡烛用嘴吹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身上着火,就地打滚。【提问】可以用哪些方法使蜡烛的火焰熄灭?【交流】①嘴吹;②用水淋;③用烧杯罩住;④用剪刀把未燃烧的部分剪去。【提问】这些灭火方法与物质燃烧的条件有关吗?它们分别针对了燃烧条件的哪一条?【归纳】灭火应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反向实施。③是隔绝氧气。①、②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④移开可燃物。【板书】三、灭火的原理:1.移开可燃物。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阅读】阅读教材98页“交流与讨论”。【思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来灭火。氮气也不支持燃烧,可它为什么不是常用的灭火剂呢?【交流】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在燃烧物周围形成隔离带,而氮气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易达到隔离氧气的目的。【思考】火灾发生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交流】阅读教材98页。【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爆炸和灭火的原理,并知道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是一一对应的。只要我们掌握了物质的性质,并对燃烧、爆炸的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就可以驾驭可燃物,并让其为人类更好地服务。【布置作业】完成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板书设计一、爆炸二、爆炸的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氧气浓度高或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大。三、灭火的原理:1.移开可燃物。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教学反思化学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本节课充分利用这一观点并贯穿于整节课之中,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同时培养他们大胆探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爆炸、防火与灭火.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