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2.了解金属与酸溶液、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及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3.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及特点。4.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可以发生反应。5.通过设计实验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法指导:根据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和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知识回顾】1).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请写出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何理解“真金不怕火炼”?[探究新知]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阅读P—9【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相关内容。通过阅读可知,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阅读P-10【探究】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叙述几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Mg+HClZn+HClFe+HCl【讨论】:这些反应有何特点?(提示: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分类)3)置换反应是指。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盐)溶液的反应。完成P-11【探究】1)实验现象,,.2)化学方程式,.【讨论】1.上述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属于;2.通过上述实验,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3.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跟踪训练]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仍保从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A。铝不易与氧气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的化学性质稳定;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其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铜;C,铁;D,锡。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结果Y表面产生气泡,X表面无明显现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X;B,X〉Y〉Z;C,X〉Z〉Y;D,Y〉X〉Z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钾能与硫酸锌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金属锌;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剧烈;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D,金属铜与氯化银反应得到金属银。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1)铜、银、硫酸亚铁溶液;(2)铁、银、硫酸铜溶液;(3)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4)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2)(4)B.(1)(2)(3)C.(1)(2)(3)(4)D.(2)(3)6.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金属的活动性N>M两个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相对原子质量N>M两个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等我的反思与疑惑反应时间氢气质量M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