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并掌握其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铅笔的导电性实验等,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C60、碳纳米管等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难点 重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 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模型、玻璃刀、玻璃 学生用具 2B铅笔、干电池、导线、灯泡、小烧杯、镊子、红墨水、烧烤过的木炭、硬币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新课导入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提问]欣赏了这段音乐,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播放]海洋之心钻石的图片木炭的图片[提问]它们有什么联系吗?[过渡]金刚石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欣赏音乐 学生思考后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金刚石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完成学案中第一行。 [提问]金刚石由哪种元素组成的? 它有什么样的结构? [播放]金刚石的结构的图片 [展示]金刚石的结构模型 [提问]金刚石具有哪些性质呢? 根据这点性质可以用作什么呢? [提问]金刚石还有哪些用途呢? 由这些用途可以反映出它的什么性质呢? [引导]金刚石的硬度有这么大吗?那我们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吧!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 碳元素 网状结构 认真观察 无色透明 装饰品——钻石 裁玻璃、切割大理石、钻头等 硬度大 [学生活动]两位同学,一位同学用锋利的小刀裁玻璃,另一位同学用玻璃刀裁玻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实物展示,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能。 激发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所学的知识对金刚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让学生能体验实验成功后的喜悦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石墨 [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107页,完成学案中的第二行。 [提问]石墨由哪种元素组成的? 它有什么样的结构? [播放]石墨的结构的图片 [展示]石墨的结构模型 [提问]石墨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用途呢? 引导学生实验探究。 同学们观察一下,刚才涂的硬币什么颜色? 把纸斜着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 通过刚才的实验还能得出石墨的哪一点性质呢? 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石墨还有哪些性质呢? 引导学生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得出石墨的导电性及相关用途。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 碳元素 层状结构 认真观察 [实验探究]将白纸放在硬币上面,用铅笔快速的涂鸦。 深灰色 有金属光泽 质软 滑腻感 [实验探究]学生连接导线、电池、灯泡、铅笔。 导电。 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电刷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实物展示,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激发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 [引导]学生探究活动。 学生自主学习。 [提问]观察红墨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吗? 木炭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播放]活性炭用途的图片和炭雕的图片。 [实验探究]用镊子将木炭放入盛有红墨水的小烧杯中,振荡。 阅读教材第107页和108页上面三行,完成学案第三行。 颜色变浅 疏松多孔、吸附性、脱色、除味、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激发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讨论]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 2、结合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讨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善于思考、总结的好习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C60 [引导]近年来,科学家们积极研究,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对吗? [播放]C60的结构的图片 [展示]C60的结构模型 [介绍]C60的应用前景。 [播放]C70、C240、炭纳米管等图片 阅读教材108页,完成学案第四行。 认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感受新知识,激发求知欲望。 三、课堂小结 [总结]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分享收获。 学会归纳总结并交流。板书设计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碳的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进而提出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以及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