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 43 张PPT+ 4 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 43 张PPT+ 4 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欢迎大家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环节一:情境导入
自主感悟
观看视频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材料等的剖析和思考,了解宪法的结构,学习思考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法,认识宪法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通过辩论等学习方法,知道维护宪法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感受和理解宪法的地位,树立尊重宪法权威、崇尚法治、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理念。
环节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根本的活动准则
自主学习
1..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2.宪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有哪些?
4.为什么说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5、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6、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
探究目标一:.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1.1.1.宪法的构成?
1.宪法的构成?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所以国家设立12月4日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对“国家宪法日”予以确定。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探究目标二:宪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四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2、我国宪法的性质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探究三:宪法规定的内容
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宪法》第一条里解释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宪法内容
最根本、
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问题
探究四: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①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宪法的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通报8起“四风”问题典型案例
2021年02月06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张洋)2月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了各地查处的8起“四风”问题典型案例。
通报的问题来自天津、浙江、福建等8个省份,涉及违规操办婚宴,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娱乐活动,公款旅游等多种类型。通报对于遏制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反弹具有较强的震慑作用。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06日
04
版)
思考:中央的反复行动说明了什么?
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习近平
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探究五:
探究五: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
探究五: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②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宪法第5条第4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习近平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牛刀小试(回答正确并说出理由得5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A.依宪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学立法
D.完善法律体系
A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
C、
D
三项不符合题意。课本知识告诉我们,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故选
A。
自主学习(2)
1.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具有怎样的地位?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3.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更为严格?
4.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
探究一: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具有怎样的地位?
小品互动
谁是老大?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民法法典》》
结合课本P21法律对话,你认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继承法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出的法律规定。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思考:从内容上看,宪法与其他法律的有何关系?
(1)从内容上看
探究二: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材料: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思考:材料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同时将有九部法律废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886名代表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于5月28日表决通过了《民法典》,《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宪法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①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宪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至高无上的地位最高的法律地位)
(
5)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6)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牛刀小试(回答正确并说出理由得5分)
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师生的一段对话。
老师:小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依据是什么?小明:是宪法。以上师生对话的内容体现了()
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其他法律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
【解析】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正确;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环节三
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凯所在的八年级二班准备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
(1)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
(2)如果你是小凯,你准备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的哪些内容?
你回答对了吗?
【1】①发放宣传宪法的宣传单;②张贴宣传标语;③制作宣传板等
【2】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⑤宪法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等。
环节四:成果交流
积累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
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2020湖北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宪法(
)
A.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B.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C.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组织国家机构并规范权力运行
A
2.关于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可以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④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解析 宪法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①认识正确;宪法与其他法律具有的法律效力不同,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②认识正确,③认识不正确;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④认识正确。
故选
C。
3、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党和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C
4、2019年12月4日,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之所以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③依宪执政能够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