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课堂同步测试4.3国家合作(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训练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C.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D.根据“公平”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2.性质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环境问题是( )A.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B.核事故或辐射事故C.臭氧层破坏D.海洋污染3.我国批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A.禁止无节制的高消费B.工厂实行清洁生产C.发展生态农业D.研究新型制冷设备4.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应积极( )A.推广节能减排活动B.发展重工业C.治理环境污染D.减少SO2的排放5.我国加强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国家B.没有国际合作,我国就不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会议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据此完成6~8题。6.《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A.酸雨问题B.臭氧层破坏问题C.核扩散问题D.全球变暖问题7.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能坚决早日执行( )A.俄罗斯B.美国C.中国D.马尔代夫8.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多减限制的义务,说明( )A.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C.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责任是相同的D.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7年11月6—1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波恩举行。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巴黎协定》规定各项任务,为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奠定基础。下图是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将世界十大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模型沉入水底,以呼吁公众重视当前的主要环境问题。(1)举例说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一些重要举措。(2)根据“公平”原则,造成全球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是哪类国家?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发达国家应负的责任是什么?(3)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能力提升下图为世界地球日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的某年地球日的海报: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据此完成10--12题。10.该图片反映了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 )①性质上的差异性 ②性质上的普遍性 ③危害的全球性 ④影响的单一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在应对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国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 )A.共同B.不同C.有区别D.共同但有区别12.在应对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中,我们可以( )①选用绿色产品 ②植树造林 ③垃圾分类 ④创建绿色家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的联盟)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声明称,八国寻求2050年实现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但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对声明提出批评,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责任。据此完成13--14题。13.八国集团领导人声明要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问题B.全球变暖C.臭氧空洞D.水土流失14.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A.消耗的能源少B.排放的污染物多C.防治技术先进D.经济发达15.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节能减排是我国近期工作的主要任务。读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引发怎样的地质问题?造成哪些污染?(2)据图分析这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具有哪些优势。(3)简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参考答案:1.D 2.C3.D4.A5.D6.D7.D8.D9.答案:(1)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共同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发达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承担污染治理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3)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森林,植树造林。10.B 11.D 12.C13.B 14.B15.第(1)题,煤炭的开采使得地下形成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在山区还能造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煤炭的堆放还会造成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第(2)题,图中显示煤炭经过焦化和气化形成许多二次能源,并延长了煤炭的产业链条,增加了其附加值,同时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给当地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第(3)题,可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保护森林、调整产业结构等多角度加以分析。(1)塌陷(崩塌或滑坡)。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减轻运输压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了能源多样化生产;增加就业机会。(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减少能耗高的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第三节国际合作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理解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实际行动。2016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应越南的请求,我国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从位于湄公河(澜沧江)上游的景洪水库向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缓解了旱情。越南遇90年来最严重旱灾中国开闸放水景洪水库受应急补水影响,景洪水电站水库水位从600米降至598米左右,同时水电站下游水位上升了2米左右。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不同,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责任有别,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异巨大。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需要本着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想一想:人类面临的共同愿望和挑战是什么呀?1.必要性(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发生9.0级地震并伴随海啸,导致该核电站泄漏,污染了大量地下水源。日本福岛核泄漏物质污染增加已经波及北美。(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我国能源进口渠道2.途径(1)当前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意愿高、涵盖面广、影响面宽、活动频繁等特点。想一想当前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主要途径:签署公约及履约,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资金援助,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想一想国家合作的主要途径有那些?(3)国际社会围绕共同关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实施了多种途径的国际合作。有些国际合作进展良好,有些国际合作虽进展有限但仍在艰难前行。活动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是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和各国应在其中承担的责任、采取的行动。在历次气候变化谈判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前者要求发展中国家共尽承担减排义务,而后者则强调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棒,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发达国家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阵营内部也存在分歧。请分别扮演主持人、各集团代表、记录员等角色,结合上述各方观点和自查材料,在明确各方核心诉求和利益底线的基础上,模拟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谈判主题:1.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将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内?2.在确定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巴黎协定》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标”。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努力。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将参加国分为三类: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思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对30多个工业发达国家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对于2012年以后,直到2020年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如何减排是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谈判的焦点。其间,日本宣布“绝对”不会在《京都议定书》的第二阶段承诺任何减排目标,为此激起了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试分析《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减排目标作具体规定的原因。全球变暖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且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的份额较大,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二、中国在行动1.我国已经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一个学习者、参与者、受益者,逐步变成分享者、推动者、贡献者。德国的奥特弗利德·赫费,99年写了一本书叫《全球化时代的民主》,明确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我国批准了关于臭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弃物跨境转移等的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蒙特利尔议定书全名为"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MontrealProtocolonSubstancesthatDepletetheOzoneLayer)",是联合国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承续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大原则,于1987年9月16日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该公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BaselConventionontheControlofTransboundaryMovementsofHazardousWastesandTheirDisposal)简称《巴塞尔公约》(BaselConvention),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1992年5月正式生效。1995年9月22日在日内瓦通过了《巴塞尔公约》的修正案。已有10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项公约,中国于1990年3月22日在该公约上签字。3.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我国通过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环保合作,借鉴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经验,促进环保技术水平提升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倡导和推动资源、环境领域的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框架下,积极开展区域环境合作,贡献中国力量。4.我国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中国21世纪议程》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凉山我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我国本着“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参加和推动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为促进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拓展与国际组织合作。我国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务实合作,签署一系列合作研究协议,实施一批研究项目,内容涉及气侯变化的科学问题、减缓和适应、应对政策和措施等。加强与发达国家务实合作。我国与美国、欧盟、意大利、德国、挪威、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和合作机制,签署相关联合声明、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等,将气候变化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我国与南非、印度、巴西、韩国等国家签署相关的联合声明、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等,建立气候变化合作机制,加强在气象卫星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援建200个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我国代表团本着负责任、合作精神和建设性态度,积极推动谈判取得进展,为促成巴黎大会达成协议作出重要贡献。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巴黎大会上,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目标:于2030年前后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改造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想一想我国在我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有什么意义?小结【例】如图示意,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问题。(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A(2)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参与,下列有利于制止该“环境变迁”的行动有( )①采用节水措施②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④购买节能电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①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②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③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该减少排放量④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D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三节国际合作课题国际合作单元第四章学科地理年级高二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理解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实际行动。重点我国能源供需特点以及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难点我国未来能源安全保障的主要对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越南遇90年来最严重旱灾中国开闸放水、景洪水库、水位变化和澜沧江流域图。2016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应越南的请求,我国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从位于湄公河(澜沧江)上游的景洪水库向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缓解了旱情。受应急补水影响,景洪水电站水库水位从600米降至598米左右,同时水电站下游水位上升了2米左右。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国家间需要合作导出国际合作讲授新课(承接)同学们,国家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下面我们来学习国家合作。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图片导入)地球日、环境日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图想一想:人类面临的共同愿望和挑战是什么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不同,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责任有别,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异巨大。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需要本着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1.必要性(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图片导入)资源短缺图、全球气候变暖图、臭氧层破坏图、生物多样性减少。(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图片导入)日本核泄漏和影响图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发生9.0级地震并伴随海啸,导致该核电站泄漏,污染了大量地下水源。日本福岛核泄漏物质污染增加已经波及北美。(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图片导入)中俄能源通道和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图想一想当前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途径想一想当前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1)当前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意愿高、涵盖面广、影响面宽、活动频繁等特点。想一想国家合作的主要途径有那些?(图片导入)主要途径图(2)主要途径:签署公约及履约,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资金援助,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3)国际社会围绕共同关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实施了多种途径的国际合作。有些国际合作进展良好,有些国际合作虽进展有限但仍在艰难前行。(图片导入)有关大气问题国际合作示例图活动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是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和各国应在其中承担的责任、采取的行动。在历次气候变化谈判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前者要求发展中国家共尽承担减排义务,而后者则强调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棒,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发达国家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阵营内部也存在分歧。(图片导入)世界不同观点图请分别扮演主持人、各集团代表、记录员等角色,结合上述各方观点和自查材料,在明确各方核心诉求和利益底线的基础上,模拟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谈判主题:1.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将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内?《巴黎协定》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标”。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努力。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2.在确定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将参加国分为三类: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思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对30多个工业发达国家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对于2012年以后,直到2020年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如何减排是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谈判的焦点。其间,日本宣布“绝对”不会在《京都议定书》的第二阶段承诺任何减排目标,为此激起了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试分析《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减排目标作具体规定的原因。全球变暖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且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的份额较大,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二、中国在行动1.我国已经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一个学习者、参与者、受益者,逐步变成分享者、推动者、贡献者。(图片导入)德国的奥特弗利德·赫费,99年写了一本书叫《全球化时代的民主》,明确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词。(图片导入)习近平讲话、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图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我国批准了关于臭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弃物跨境转移等的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图片导入)蒙特利尔议定和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图3.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图片导入)典型发达国家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图我国通过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环保合作,借鉴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经验,促进环保技术水平提升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图片导入)南南合作图积极倡导和推动资源、环境领域的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图片导入)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图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框架下,积极开展区域环境合作,贡献中国力量。4.我国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图片导入)《中国21世纪议程》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凉山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中国21世纪议程》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我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我国本着“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参加和推动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为促进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拓展与国际组织合作。我国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务实合作,签署一系列合作研究协议,实施一批研究项目,内容涉及气侯变化的科学问题、减缓和适应、应对政策和措施等。加强与发达国家务实合作。我国与美国、欧盟、意大利、德国、挪威、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和合作机制,签署相关联合声明、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等,将气候变化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我国与南非、印度、巴西、韩国等国家签署相关的联合声明、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等,建立气候变化合作机制,加强在气象卫星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援建200个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我国代表团本着负责任、合作精神和建设性态度,积极推动谈判取得进展,为促成巴黎大会达成协议作出重要贡献。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巴黎大会上,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目标:于2030年前后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想一想我国在我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有什么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改造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出国际合作的途径让学生思考回答:谈判主题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在确定全球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中国在行动的主要行动让学生结合图文得出特点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得出结论学会分析教材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图总结出措施课堂小结板书第四节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1.必要性2.途径二、中国在行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国际合作 同步练习.doc 4.3国际合作 教学设计.doc 4.3国际合作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