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二)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结合时代变化,论述新发展理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学生运用相关原理,正确理解社会现象,解释新发展理念。理性分析和评价社会的一些现象、观点和形势。
公共参与: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学习目标
◆了解发展普遍性原理,理解发展的实质、状态和趋势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在实践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
(四)议题设置
总议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分议题:1.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2.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普遍性、发展的实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前进行与曲折性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发展的实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前进行与曲折性辩证关系
(六)教学过程
1、习语诵读——导入新课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②中国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05-17,习近平给世界智能大会开幕的贺信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讲话
④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确认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多年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保障了人民发展权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2016年12月4日,致“纪念〈发展权利宣言〉通过三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贺信》
⑤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习语堂间
——活动设计
总议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分议题:1.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探究一:发展的普遍性
教师活动:1.设置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一: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探究二:发展的实质
教师活动:2.结合图片说说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吗?能否再举一些例子。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二: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得到人民群
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习语总结: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
分议题:2.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探究三:量变和质变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中美关系40年》第一期
中国的新“老朋友”
设置问题:中美关系分分合合,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中美关系走向?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三: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习语过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让我们用积土成山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携手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努力开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4年7月9日)
总结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加快发展。
探究四:前进性与曲折性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中美关系曲折前行的大趋势一直未变》
设置问题——中美关系建交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
总结五: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习语总结: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2019年4月,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课堂小结及课外拓展:从不同角度了解新中国70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习语生声
——升华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
——2019年4月,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我们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说过,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过去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面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不能成为我们骄傲自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包袱。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2013年1月5日,《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4、资源链接
1.视频:中美关系40年(来源:学习强国)
http://3g./v/video/VU489ISOB.html
2.视频:中美关系曲折前行的大趋势一直未变
https://v./x/cover/9tes015o81phtot/n0030x55wc3.html?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4.《新中国70年·影像辞典》(来源:学习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