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界的物质性(一)课标要求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二)学科素养政治认同:通过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的角度论证世界的物质性,学会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坚定唯物主义信念。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学习目标◆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概念及唯一特性,可以区分哲学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能够论证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四)议题设置总议题:为什么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分议题:1.到底是什么物质?2.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世界的物质性教学难点: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六)教学过程1、习语诵读——导入新课①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②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习语堂间——活动设计总议题:为什么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分议题:1.到底是什么物质?探究一: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教师活动:设置问题——你觉得物质是什么?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中认为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些能概括哲学的共性特点吗?学生活动: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论证。总结一: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分议题2: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探究二:自然界的物质性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地球的历史浓缩为24小时,人类只存在了3秒设置问题——西方的神创论和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是真的吗?总结二: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习语过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2016年8月24日,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探究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三分钟看完人类发展史》设置问题——人类社会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在进化过程中上帝起决定作用了吗?总结三: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没有劳动社会。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习语总结: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对未来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预见。《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两个必然”,是就人类历史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的,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指向。这里还要说到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决不会”,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的这一重要论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至今没有完全消亡,为什么社会主义还会出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那样的曲折,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预见的共产主义还需要经过很长的历史发展才能实现。——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探究四: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设置问题:聪明的动物以及先进的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人的意识吗?人们的意识是虚幻的吗?总结四: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课堂小结: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3、习语生声——升华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从而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4、资源链接1.视频:三分钟看完人类发展史https://rs.mbd./t2k0dpw?f=cp&u=4f32db1ab1d3d6772.书籍《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3.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