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课标要求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二)学科素养政治认同:通过介绍文化的民族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科学精神:通过分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法治意识: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树立各民族文化平等意识。公共参与:争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三)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不同文化形式承载的不同文化内涵,理解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能够举例说明,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阐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阐述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理解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4)议题设置总议题: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什么要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分议题:为什么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要求。教学难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六)教学过程1、习语诵读——导入新课①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②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③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④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2、习语堂间——活动设计总议题: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什么要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分议题:为什么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探究一: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2.设置问题: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不同的建筑艺术、舞蹈艺术、体育运动项目、语言文字等,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请举例说明。学生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课前搜集的资料,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结论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产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探究二: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民族文化的核心。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2.设置问题: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1)民族文化除了体现在民族节日上,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2)民族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这些文化形式共同蕴含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学生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课前搜集的资料,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结论二: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探究三:文化多样性的表征、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2.设置问题:(1)比较上述奥运会会徽的异同,解释它们各自的文化印记?(2)为什么不同的奥运会承办国设计出不同的会徽?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结论三: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探究四: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要求。教师活动:设置问题:(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请你谈谈文化多样性的意义。(2)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结论四:(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2)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课堂小结及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利用本课所学,以小论文的形式说明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3、习语生声——升华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4、资源链接1.视频:你知道世界七大奇迹吗?(来源:腾讯视频)https://v./x/page/m03748gup7g.html2《坚定“文化自信”,须读懂习近平这6篇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网)http://www./politics/xxjxs/2019-06/19/c_1124642114.htm3.《习近平用典第一辑》(来源:学习强国)4.《习近平的创新观》(来源:中国新闻网)http://www./gn/2018/08-10/8596075.shtml库库尔坎金字塔天坛罗马斗兽场开斋节圣诞节春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