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语文知识点解析:标点符号用法之冒号&破折号&括号(附:特殊用法及错误用法解读) 1 冒号 冒号常用来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示性话语”指的是在表达意思方面能引起下文,提起作者注意的词语。冒号也常用在总括性词语之前,表示对上文进行总结。冒号放在句内,表示比较大的停顿。 (1)基本用法 用法A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说”“例如”“证明”)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例: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你在这!” 解读:动词后引出宾语。 用法B 表示总结上文。 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解读:概括总结前面三个人的发展前途。 用法C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例1:紫禁城有四座城门: 解读:总括性话语。 例2:日期:1月20日至2月10日 解读:具体说明日期是哪天。 用法D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例:亲爱的爷爷: 解读:用于称呼语之后,引起对方对下文的注意。 用法E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纹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错误用法 错误用法A 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错误示范 我们不得不承认: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仍有非常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正确示范 我们不得不承认,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仍有非常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解读 冒号的提示范围是一直“管”到句末点号,因此该句的冒号提示范围模糊不清,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错误用法B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错误示范 昨天开班会,马老师宣布:学校要推行两个新规定:一是按照成绩排座位,二是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此话一出,班里一片哗然。 正确示范 昨天开班会,马老师宣布,学校要推行两个新规定:一是按照成绩排座位,二是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此话一出,班里一片哗然。 解读 冒号要一直“管”到句末的,因此同一句中不能出现两个冒号,应将其中一个改为逗号。 错误用法C 当“某某说”在引用的话中间时用冒号。 错误示范 “高三应不应该取消体育课?我看,”张老师大声说:“应该!” 正确示范 “高三应不应该取消体育课?我看,”张老师大声说,“应该!” 解读 当引语被分为两段时,中间的某某说后面必须用逗号,否则前面的引语就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此处应当把冒号改为逗号。 错误用法D 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错误示范 他为什么总是说:“我爱你,我要保护你”之类的话? 正确示范 他为什么总是说“我爱你,我要保护你”之类的话? 解读 “我爱你,我要保护你”在本句中并非独立存在,而是“话”的定语,并与“话”一起充当“说”的宾语,此处停顿很小不必用冒号,可以不加任何点号。 图片 2 破折号 解读说明,或表示话题突变,语言的中断、延长等,也可在拟声词后表示声音延续。 (1)基本用法 事项列举分承的前面。 例1:穿过连廊,曲曲折折,就到了整个院子的中心——彩云堂。 解读:解读说明。 例2:“好冷的天啊!——你什么时候去南方?” 解读:话题突变。 例3:“呜呜呜——”火车开了 解读:拟声词。 例4: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解读:破折号用在前面。 (2)易混淆:破折号与冒号 区别A 二者表示的总说和分说的关系不同。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分项说明或列举时,则用冒号;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解释,则应用破折号。 区别B 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内容和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和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冒号后的内容删去。 区别C 从语气方面看,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的停顿稍长些;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没有停顿时间或停顿相当短促。 区别D 运用冒号与破折号,还要看句子的总说与分说关系,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图片 3 括号 括号包括:圆括号()、方括号[ ]、六角括号﹝﹞、方头括号【】。 用于解读说明,括号如果放在词后面是解读词,如果放在句子后面是解读整个句子。通常使用小括号。 例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例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1)基本用法 用法A 标识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 T1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例:我校拥有特技教师(含已退休)717人。 T2 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例1:信封上写着:“阿荑(姨),你好!” 例2: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T3 标示序次语 例: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T4 标示引语的出处 例:他说得号:“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T5 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例:“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用法B 表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例1:[英]赫胥黎《进货论与理学》 例2:﹝唐﹞杜甫著 用法C 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例:【新华社南京消息】 用法D 表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可用六角括号。 例:国发﹝2011﹞3号文件 用法E 表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例1:﹝奇观﹞奇伟的景向 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