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一轮复习】讲练一体 专题33 人的生命活动(一) 学案(讲解+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1中考一轮复习】讲练一体 专题33 人的生命活动(一) 学案(讲解+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3
人的生命活动(一)
考向一、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例题1、(2020八上·浙江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肺是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血液流经肺泡周围后汇入肺静脉
C.?血液流经肺泡周围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二氧化碳和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的
例题2、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
B.?乙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气体被吸入
C.?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进行,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气体交换后,
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例题3、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在人体呼吸时的作用为?????

A.温暖、清洁空气B.气体进出的通道C.对空气进行湿润处理D.以上都对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3)图乙所示的气体按照d方向离开肺泡时,图甲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例题4、(2019·温州)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C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1)该实验通过
________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________?(例举一点)
(3)根据方案一所得数据(如图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图丁中画出了甲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变化趋势,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
考向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例题1、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其内含有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X是小肠,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例题2、(2020九上·金华期中)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的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_
.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性。
例题3、(2020·温州模拟)下列是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
请据图回答:
(1)正常情况下,a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__。
(2)a.b.c.d.e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和物质依次是???????
?(选择填空)。
A.消化、吸收、运输、分解、能量
B.消化、吸收、合成、分解、氨基酸
C.消化、吸收、合成、分解、能量
?
D.消化、吸收、合成、排泄、能量
例题4、(2019·三门模拟)猪笼草是如何将“捕食”到的小昆虫消化的呢?某同学摘取猪笼草的一个笼子,并将其切开,发现笼的内壁会分泌一种透明的液体,如图所示。他想:这种液体是否像人体内的消化液一样消化昆虫呢?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①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1cm2瘦肉块,分别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猪笼草内壁分泌物,乙试管中注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两支试管。
②将甲、乙两试管放入35℃的温水中水浴加热1小时。
③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中瘦肉块无明显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推测猪笼草内壁分泌的液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酶。
(2)若要验证溶液酸碱性对该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请阐述实验方案________
例题5、(2019·浙江模拟)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________。
(2)如果硫酸根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________。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________。
考向三、能量的获取
例题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B.?新陈代谢失调会引起疾病
C.?在新陈代谢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D.?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是相互独立的
例题2、(2016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归纳整理的生物代谢类型知识结构图。下列有关结构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同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可能是不同的???????????????B.?通过捕食来获得营养物质属于同化作用
C.?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通过异化作用释放???????????????D.?同化作用是物质代谢,异化作用是能量代谢
例题3、(2019九上·上城期末)2019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在黄龙体育中心鸣枪起跑。马拉松是一场考验运动员体力和意志的比赛。
(1)为了保证运动员人身安全,组委会要求运动员赛前进行体检。某人在尿检中,发现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其可能出现异常的器官是________;
(2)赛跑运动员的呼吸和脉搏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________和营养物质;
(3)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会补充淡盐水,水和无机盐均可直接被________(填写器官名称)吸收;
(4)某运动员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________异化作用的结果(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例题4、(2020·柯桥模拟)你知道吗?香甜可口的葡萄不仅能直接食用,而且还可以用它做原料,生产葡萄酒和葡萄醋。下面图1是某兴趣小组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
他们查阅资料得知: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
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式大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________。
⑵酒精发酵时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以利于该种微生物生长。
⑶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
⑷在醋酸发酵阶段如果能产生一定量的乳酸,会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现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发酵方法。
方法一:每天都对发酵罐中的原料进行翻动,使其充分接触氧气,发酵30天;
方法二:将发酵罐中的原料分为A、B两层,每天只翻动A层,发酵15天;之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A、B层颠倒,每天只翻动B层,再发酵15天。
为了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他们应选择的方法________(选填“一”或“二”)发酵。
1.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2.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平静呼吸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3.如图所示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d段表示吸气过程????????????????????????????????????????????B.?Oab段表示呼气过程
C.?在a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D.?在a点时的肺内气压大于c点时的肺内气压
4.如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吸入气
21%
0.04%
78%
呼出气
16%
4.0%
78%
肺泡气
14%
5.5%
78%
A.?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毛细血管中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
B.?该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
C.?若该人深呼吸一次,则吸入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将低于0.04%
D.?肺泡气是吸入气与呼出气的混合气体,因此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最高
5.(2020八上·浙江期末)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正确的是(??

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
B.?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C.?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尿液
D.?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6.(2020八上·浙江期末)如图,A、B、C、D依次表示人的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A.?X????????????????????????????????????????B.?Y????????????????????????????????????????C.?Z????????????????????????????????????????D.?都可以
7.(2020·湖州模拟)小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4毫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液;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8.(2020·杭州模拟)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②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小肠内消化液种类多????
?????
④小肠长5~6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2020·上城模拟)现代物流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并在采摘、储存、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农户损失,下列相关解释合理的是(
???)
A.?芒果、香蕉等水果为便于运输可提前采摘,储存中会释放生长激素促进成熟
B.?蔬菜应避免集中堆放,防止蒸腾作用产生热量和水分而引起腐烂
C.?在冷库中储存水果时会充入适量二氧化碳,目的是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蔬菜采取密闭冷藏运输的方式可减弱光合作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10.(2019·下城模拟)下表所列的活动中,操作步骤与目的都正确并且一致的是(??

选项
活动
操作步骤
操作目的
A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用湿纱布包裹鱼头和鱼身
限制小鱼活动
B
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约五分钟
研究光照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C
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
始终通空气
增加酒精产量
D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手持盖玻片缓慢压下
防止产生气泡
A.?A???????????????????????????????????????????B.?B???????????????????????????????????????????C.?C???????????????????????????????????????????D.?D
11.(2019七下·天台期中)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增加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从吸水方式来看:在第I阶段死的种子与活的种子相同,第III阶段是活种子所特有的
B.?从细胞分化来看:在第I、II阶段分化不显著,第III阶段分化显著
C.?从种子的干重变化来看,在第I、II阶段变化很小,第III阶段显著减少
D.?从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变化来看,第I、III阶段显著增加,第II阶段变化很小
12.(2018·湖州)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

A.?氧气????????????????????????????????B.?二氧化碳????????????????????????????????C.?营养物质????????????????????????????????D.?能量
13.如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这特点有利于________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A表示的是________(气体)进入血液的过程,B表示________?(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含量增多的气体是________,含量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
14.(2020·杭州模拟)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今年1月疫情爆发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至4月上旬我国防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1)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该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B.该病毒可用抗生素来杀灭
C.该病毒是单细胞生物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
(2)复工复学后我们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3)如图甲所表,当注入抗原X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时,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
(4)对新冠重病患者治疗中,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下图乙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由此分析,血液流经人工肺时渗不出去,但可以使血液的成分发生变化,其变化是________。
15.(2020·上城模拟)?
2020年5月27日,由8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团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珠峰常年积雪不化,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峰顶最低气温常年在-30°C至-40°C,这为登顶珠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积雪和大风严重阻碍了队员们的步伐,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由________作用产生
(2)在登山过程中,队员们手脚并用,心跳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快,这是人体________和激素共同调节的过程
(3)峰顶气温低,队员们的皮肤血管________,通过打寒颤来增加产热。同时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使胰岛素分泌________,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
16.(2019·宁波模拟)如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人体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膈肌应处于________状态。
17.(2020·永嘉模拟)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以引起胃液分泌。如图是该过程的调节模式图,其中胃泌素可以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
(1)胃液中含有胃酸,胃酸可以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免疫。
(2)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胃窦G细胞,促进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这说明胃窦G细胞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_______。
18.(2019九上·新昌期末)如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X、Y、Z表示营养物质)。据图作答:
(1)Z曲线代表________消化的过程。
(2)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填名称)。
19.(2019九上·天台期末)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1是肾小囊壁,3是毛细血管,正常情况下A过程中从3不能过滤到2的是________?。
(2)若4是小肠壁细胞,血流经C→D后,血液中成分显著增多的是________。
20.(2019九上·杭州期末)下图是消化系统的模式图,①~⑨代表各部分结构。据图回答:
(1)⑤分泌的消化液含有________酶。
(2)食物中的淀粉,在_____(填写参与消化的消化液)的作用下,在⑦处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进入了血液。
(3)⑦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请写出⑦在结构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之处________(写出1点)。
(4)⑧除形成粪便外,还能吸收________。
21.(2020·丽水模拟)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分组
实验材料及处理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
1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毫升温水
25
97(每条金鱼测3次)
2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毫升温水中加热水
35
97.5(每条金鱼测3次)
3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毫升温水中加冰块
15
35(每条金鱼测3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________张合的次数来测定;
(2)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________;
(3)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________。
22.(2020·杭州模拟)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过程。
①酵母菌和葡萄植株的营养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产生酒精时的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③在酿制时,若开始阶段给橡木桶通气,一段时间后再密封,发酵完成的时间要短一些;如果开始阶段就将橡木桶密封,发酵完成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
23.(2020九上·新昌月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开展了酶相关性质的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红色。


1%淀粉溶液
3mL
1%蔗糖溶液
3mL
淀粉酶溶液
2mL
蔗糖酶溶液
2mL
斐林试剂
2mL
2mL
【实验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
(1)【实验过程】①将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②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表一:
③实验结果: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反思交流】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能不能形成对照组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并阐明理由:________。
(3)实验中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是:________。
(4)如图显示的是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经过各消化道器官时还会呈现如图的趋势,请解释原因: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3
人的生命活动(一)
考点一:人体的呼吸作用
1.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肺呼吸作用的功能单位是肺泡。
(2)气体交换的概念: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3)完整的呼吸过程:
肺的换气(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间的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通过这一过程,氧气到达组织内供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被排出体外。
2.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人体呼吸系统
肺:由肺泡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通过呼吸作用,当含氧低的静脉血流经肺泡的毛细血管后,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中的氧大部分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当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由于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细胞中氧的浓度比动脉血中的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动脉血中的高。于是,血液中的氧迅速与血红蛋白分离,通过毛细血管壁扩散到细胞里,而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里,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后,流经组织细胞的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
4、人的呼吸作用:在活细胞内进行。
反应式为:C6H12O6+O2
CO2+H2O。
动物、植物均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考点四、
能量的获取
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2、氧化供能: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贮存在食物中的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的方式释放出来。如:
糖类
+


二氧化碳
+

+
能量
3、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和动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也是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无氧呼吸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它只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4、无氧呼吸:人的肌肉:葡萄糖

乳酸
+
能量
(少量)
高等植物:葡萄糖

酒精
+
二氧化碳
+
能量
(少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目内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反应条件
O2、酶
酶(不需O2)
物质变化
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生成酒精和CO2或生成乳酸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联系
实质上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多样的呼吸器官:
类别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体表(表膜即细胞膜)
(环节动物)蚯蚓
湿润的体壁
(节肢动物)蝗虫
气管
脊椎动物
(鱼纲)对虾、鱼类

(两栖类)青蛙
肺兼湿润的皮肤
(爬行纲)蜥蜴

(鸟纲)鸟类
肺,有气囊辅助
(哺乳类)牛

考点三、
食物与营养
1.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和粗纤维
等。
2.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P—骨质疏松症;缺Fe—缺铁性贫血;缺Zn—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促进消化。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3.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晒太阳自身合成)
维生素E
肌肉萎缩
谷物胚芽、绿叶
考点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
外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消化腺
内消化腺:胃腺、肠腺
(1)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功能
口腔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食物的通道
食道
食物的通道

肌肉质的囊,收缩能力很强,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
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均匀(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将食物残渣推向大肠
大肠
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排出
(2)消化腺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流入部位
消化物质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暂存胆囊流入小肠
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肠腺
肠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①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消化的类型:
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3)吸收: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4)七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①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
②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糖类、脂肪。最终消化产物: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
—→甘油
+
脂肪酸

③不能被消化吸收:粗纤维
(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部位吸收部位、消化步骤、有关消化液种类:
淀粉(口腔、小肠)
     
麦芽糖
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
蛋白质(胃、小肠)
      
氨基酸(进入毛细血管)
脂肪(小肠)
    脂肪酸+甘油(进入毛细淋巴管)
消化道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麦芽糖)
×
×

×
√(多肽)
×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和甘油)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特点及相应功能:①小肠很长——消化、吸收
②小肠表面有很多褶皱及小肠绒毛——消化、吸收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消化④小肠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
5、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另外还有酒精(非营养物质)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6.酶: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特点:
专一性、
高效性、
多样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pH
、温度
等。
酶缺乏或不足: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缺乏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3
人的生命活动(一)
答案解析部分
考向一、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例题1、【答案】
C
例题2、【答案】
B
例题3、【答案】
(1)D(2)二氧化碳(3)膈肌;舒张;大于
例题4、【答案】
(1)装置内氧气含量降低的快慢
(2)排除不同蟑螂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在同一容器内控制温度连续变化)(3)a
考向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例题1、【答案】
C
例题2、【答案】
(1)A(2)专一
例题3、【答案】
(1)胃液、胰液、肠液(2)C
例题4、【答案】
(1)蛋白(2)取三支试管,各加入1cm3瘦肉块和2mL新鲜猪笼草内壁分泌物,并在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再在35℃左右的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比较三组肉块的大小变化
例题5、【答案】
(1)将1mL1%稀硫酸改为1mL1%硫酸钠溶液(2)2号试管先褪色
(3)操作简单方便,不需加热节约能源,利用手心温度接近
37℃即可完成(合理即可)。
考向三、能量的获取
例题1、【答案】
D
例题2、【答案】
D
例题3、【答案】
(1)肾脏或肾小管(2)氧气(3)小肠或胃或大肠(4)小于
例题4、【答案】
酵母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核);二
四、精准练习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A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B
9.【答案】
C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D
13.【答案】
(1)肺泡、血液(2)氧气;二氧化碳(3)氧气;二氧化碳
14.【答案】
(1)D(2)切断传播途径(3)C(4)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5.【答案】
(1)呼吸(2)神经(3)收缩;减少
16.【答案】
(1)肺(2)一(3)收缩
17.【答案】
(1)非特异性
(2)效应器
18.【答案】
(1)脂肪(2)小肠
19.【答案】
(1)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2)营养物质
20.【答案】
(1)胃蛋白(2)唾液、胰液、肠液
(3)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③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线毛从而使小肠大幅度地增加了吸收的面积。③小肠绒毛襞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迄输。(4)水、无机盐、维生素
21.【答案】
(1)鳃盖(2)4号组设计更合理
(3)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增加
22.【答案】
异养;自养;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开始阶段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速度快
23【答案】
(1)甲、乙试管内均显砖红色(2)不能,变量不唯一(3)37℃的温水
(4)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