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一轮复习】讲练一体 专题36 生物与环境 学案(讲解+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1中考一轮复习】讲练一体 专题36 生物与环境 学案(讲解+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6
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分布、形态和生理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阳光: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作用;光能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
温度:温度对生物分布有重要作用;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水分: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②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如蚂蚁、蜜蜂等)和种内斗争(如农田中相邻的水稻争夺阳光、水分等)。
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互利共生
竞争
捕食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生理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适应。
生物适应化境的相对性
含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非绝对适应,更非永久适应。
原因: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二、
种群
1.种群定义:生活在
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

总和
,称为种群。
(1)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种群的特征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生物种群中增加(或减少)生物个体的主要方式是繁殖(或死亡)。
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性别比(%)=
男性人数/女性人数
×100%

出生率=
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
;死亡率=
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考点三、
生物群落
1.群落定义:在
一定生活环境种的所有生物种群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
落简称为
群落

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

间接
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
,其

食物关系最主要。
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
2.植被定义:生活在
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
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植物。
(2)类型: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
主导作用的是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3.破坏植被的危害:
水土流失

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4.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保护色、拟态等。
5.生物间关系:互惠,如花与蝴蝶;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竞争,如水稻与杂草;捕食,如鸟吃虫;寄生,如蛔虫寄生于人体内、莬丝子、
考点四、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太阳能、热能、水、空气和土壤等;
②生物成分包括: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是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消费者是各种动物,草食动物被称为初级消费者,肉食动物被称为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动物如蚯蚓等。物质、能量循
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总厚度大约20千米,但是,绝大多数的生物都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这一薄层当中。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
食物
形成联系——食物链。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举例:








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和
能量流通的渠道。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
食物链
连接交叉,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叫
食物网。
功能: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的渠道。
变化规律: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即食物网中
下一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有害物质逐级积累。
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特点:循环不息。
注意:①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
生产者

②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③在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
5.固氮途径有:雷电固氮、人工固氮和生物固氮。
考点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不断变化发展,他发展到一定阶段,他的结构和功能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动态稳定)
2.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
复杂
,生物种类
越多
,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
越强
,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
(1).破坏原因:
超过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坏。
(2).破坏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①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地震、
火山、
台风
等。
②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人为因素
可以导致
自然因素
的强化或弱化。
4.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稀动、植物常设立自然保护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6
生物与环境
考向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题1、(2020七上·江北期中)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符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例题2、(2020七下·吴兴期末)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这种适应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等各方面,否则会被自然界淘汰。如蝗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旱的环境,鸟骨骼中空适应飞行生活。下列关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胎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卵生动物较大,含养料更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B.?风媒花的花粉轻而多,有利于利用风力传播
C.?精子细胞有长长的尾,有利于游动
D.?很多果实发育成熟后,果皮的颜色变得鲜艳、果肉变软,并散发出香味,能吸引动物来食用,利于种子在自然界中散播
例题3、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来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炎热缺水的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的时候才会出汗,这是对沙漠________的适应。
(2)莲的根状茎和叶柄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这是对在________生活的适应。
(3)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到60mm,这是对________的环境的适应。
(4)旗形树,其树冠像一面旗帜,这是对自然环境中________的适应。
以上事实都说明生活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________是普遍存在的。
例题4、(2018七上·宁波期中)请将下列生物的特征与适应现象进行搭配,将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①保护色________;②拟态________?;③警戒色________。
A.有些毒蛇的体表有色彩斑斓的花纹;B.兰花螳螂的外形像一朵盛开的的兰花
C.鲫鱼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浅;D.蜜蜂腹部有黑黄相间的环纹
E.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了白毛。
考向二、种群和群落
例题1、(2020·温州模拟)温州泰顺乌岩岭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呜类黄腹角雉,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等共8种。保护区内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云豹的胚胎发育方式是胎生????????????????????????????????B.?黄腹角雉和红豆杉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C.?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种群??????????????????D.?整个自大然保护区就是一个群落
例题2、(2020·宁波模拟)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树栖蟹,取名“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下列对于汀角攀树蟹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例题3、(2019·杭州模拟)“西湖鸳鸯也有身份证啦”!据报道,2018年6月,工作人员为西湖鸳鸯戴上能辨识身份的脚环和GPS卫星跟踪仪,以便实时掌握鸳鸯在西湖水域的活动规律。
(1)甲图中的雄鸳鸯羽毛鲜艳,极易辨认,这种性状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乙图表示青蛙与鸳鸯的特征关系,阴影部分表示????
(填字母)。
A.体内受精B.体温恒定C.体表裸露D.有脊椎骨
(3)西湖水域中的所有鸳鸯可以看作是一个
__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4)繁殖季节鸳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有时会到水域附近的水稻田里觅食,如稻叶上的
蜗牛。据此写出有关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考向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例题1、下列图中可表示在食物网中,草与食草昆虫关系的是(纵轴为种群个体数,横轴为时间)(
??)
A.???????????????B.???????????????C.???????????????D.?
例题2、(2020·杭州模拟)如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表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图三表示某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的直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一中,甲乙丙丁里代表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是甲
B.?图二所示的食物网中,海藻中的能量通过3条食物链传递给大黄鱼
C.?图三中A,B,C构成了图二中含海龟的一条食物链,其中C代表海龟
D.?图二中的动物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
例题3、(2020七下·慈溪期中)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常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一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下列关于生态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水草
B.?该生态球与外界隔绝,所以小鱼、水藻一直能繁衍下去
C.?该生态球必须放在有光照的地方才能使小鱼、水藻存活
D.?该生态球食物链简单,较易遭到破坏
例题4、(2020七下·余姚期末)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若其中的鹰、蛇、狐等受到保护,则________的数量会减少。
(3)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中还缺少分解者和________。
1.(2020八上·柯桥月考)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哪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引起的?(??

A.?仙人掌的叶刺?????????B.?骆驼的驼峰?????????C.?热带植物树茎上长出“气根”?????????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2.(2020七上·江北期中)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身,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有变化时,如金小峰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
A.?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B.?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C.?雷鸟在降雪前换上白色的羽毛?????????????????????????????D.?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3.(2020七上·海曙月考)无毒蛇体表有着与有毒蛇相似的花纹,这种现象属于(????

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D.?模仿
4.如图是生长在美洲沙漠中的仙人掌科植物甲和生长在非洲沙漠中的大戟科植物乙。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都有绿色肉质主干,有利于储存水分和进行光合作用
B.?甲、乙都没有宽大的叶,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保存水分
C.?甲、乙形态结构的差异是同种植物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结果
D.?环境中影响甲、乙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
5.(2019七上·萧山期末)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是(???
)
A.?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B.?鲸鱼的肺通过进化后已适应水生生活
C.?骆驼的驼峰和宽大的脚掌可以适应在沙漠较长时间生活?????D.?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
6.(2020·镇海模拟)宁波植物园聚焦打造“最美赏花胜地”,满足了游客“春赏蔷薇夏品莲、秋看金桂冬探梅”的游览需求。下列关于园中蔷薇、莲花、金桂、冬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嫁接可以使同一株蔷薇上开不同颜色的花????B.?池塘里所有莲花是一个生物群落
C.?花圃里的金桂是被子植物????????????????????????????????????D.?盛开的梅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7.(2020·丽水模拟)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人体内全部的微生物???????????????????????????????????????????B.?校园里所有的植物
C.?一个池塘里所有的草鱼???????????????????????????????????????D.?一块水稻田里的所有蝌蚪
8.(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相互交配并能产生后代的两个生物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B.?全世界所有的人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物种
C.?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D.?白猫和黑猫体现了同种生物间也会存在差异
9.(2020九上·玉环期末)据报道:今年漩门湾湿地公园又迎来一批新“客人”三只小白额雁。这也是首次有白额雁来玉环越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额雁的到来能增强湿地公园自动调节能力????????B.?白额雁及其栖息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C.?三只白额雁数量太少所以不能成为一个种群????????D.?白额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10.(2020九上·黄岩期末)某科研机构利用遥感卫星长期监控一个生态系统的演变。图中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点表示不同的物种,点的疏密表示单位面积上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距今25年前,该生态系统中共有11个种群
B.?距今25年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现在更强
C.?近25年来,该生态系统种群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但物种数量不变
D.?近25年来,该生态系统所有生产者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大于自身分解有机物的总量
11.(2019七下·慈溪期末)①生活在一块稻田中的所有生物;②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③森林里的所有猕猴。上述组合分别属于(??

A.?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B.?种群?
生态系统?
群落
C.?群落?
生态?
系统?
种群????????????????????????????????????????D.?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12.(2020七下·奉化期末)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C.?因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故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D.?图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杂草→昆虫→鸭
13.(2020七下·鄞州期末)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B.?
C.???????????????????????????????????D.?
14.(2020·上城模拟)如图是生活在高山上的鹰、鼬、鼠、小麦,有关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流动
B.?该食物链的起点是鼠
C.?流经该食物网的总能量是照射在小麦上的太阳能
D.?该图只需增加非生物的物质即可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A
15.(2020七下·慈溪期中)在一个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出现了一定的污染。已知湖中有这样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浮游动物一吃浮游动物的鱼类→肉食性鱼类。在下列方法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的是(???
)
A.?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类???????????????????????????????????????B.?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C.?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D.?大量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类
16.(2019七下·余姚期末)克株,是一种原生在日本的观赏植物,其花美丽迷人,并且还能发出甜甜的葡萄酒的香气。后来,它以观赏性植物的身份出现在了美国。再后来,由于克株生长快,并能在极其恶劣的土壤条件下生长,适应性极强,还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美国便开始在其国内大规模推广。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克株的大量繁殖,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当年致力于研究培育克株的联邦农业部门,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开始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克株,于是美国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除克株运动,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根据以上的小资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人类不是生物圈的成员,所以不能对生物圈产生任何影响
B.?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分子,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
D.?人类只可以利用自然,但不能改造自然
17.(2019·宁波模拟)现有一些常见的微生物: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衣藻④流感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是分解者,③是生产者
B.?从生物的分类看,①②属于真菌,③属于植物
C.?从新陈代谢过程看,①②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②③具有成型的细胞核,④不具有细胞结构
18.(2019·杭州模拟)近年来我国各地连续爆发柑橘大实蝇(如图)疫情,大实蝇产卵于柑橘幼果中,孵化后幼虫在果实内部穿食瓢瓣,常使果实未熟先黄,并使果实严重腐烂而失去食用价值。以蛹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越冬蛹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成虫具有较强的近距离迁飞能力,下列有关大实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实蝇是一种寄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属消费者
B.?大实蝇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冬、春两季通过翻土灭踊可有效减轻大实蝇疫情
D.?大量引进大实蝇的天敌,可大大增强这片柑橘林的稳定性
19.(2019·秀洲模拟)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B.?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0.(2019·温州模拟)榕树是温州的市树。榕树树枝上会生长出许多褐色的“气根”,一直垂到地面。
(1)温州市所有的榕树可以看作一个________。
(2)在潮湿的环境中,榕树枝上的气根,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有些气根能扎入土壤中支撑古树。上述现象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1.(2018七上·宁波月考)“万物生长靠太阳”、“鱼儿离不开水”等民间谚语,体现了生物的生存必须________环境;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形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_______环境。
22.(2020·舟山)如图是上世纪30年代在普陀山上发现的普陀鹅耳枥,它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一株野生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同株,因它的雌花和雄花不同时成熟,授粉几率很低,即便成功结果,种子也很难萌发。
(1)从2000年开始,有关部门对该树种的繁育进行了持续研究,采用扦插、嫁接等________生殖方式,使子代规模不断扩大。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目前普陀山上所有的普陀鹅耳枥属于一个________。
(2)2011年,科学家将普陀鹅耳枥的种子放进了“天宫一号”,对其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细胞中的基因发生________,再返回地面培育。
23.(2020·永嘉模拟)?
2020年1月22日,我县楠溪江水域发现中华秋沙鸭栖息觅食,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有鸟类中“大熊猫”之称。
(1)为了保护中华秋沙鸭,我国建立了黑龙江碧水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中华秋沙鸭属于_
_______(选填“种群”或“群落”)。
(2)中华秋沙鸭、扬子鳄、大熊猫三种生物中,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现的是________。
24.(2019·吴兴模拟)猎豹在猎捕高角羚时,猎豹和高角羚都不会全力以赴,通常只保持在最高速度的80%;猎豹跑得比高角羚更快一点,也更善于加速和减速,但高角羚会在逃跑时频繁做出90°转向的动作来甩掉猎豹。
(1)这片草原上的所有高角羚属于一个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高角羚在奔跑中突然90°转弯,处于高速追捕中的猎豹会被甩开的原因是猎豹具有________?。
25.(2019·鄞州模拟)海滨木槿,具有耐盐碱、抗风的特点,是海岸防潮林的优良树种。这一珍稀濒危树种,自然野生的数量非常稀少。2016年在象山县新桥镇海边,发现成片生长的野生海滨木槿(如图)。
(1)象山县新桥镇海边,成片生长的野生海滨木槿属于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查资料获悉: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滨木槿却能在海边盐碱地生长良好,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3)海滨木槿能在海边盐碱地生长良好是________的结果。
26.(2020·绍兴)为处理污水、改善水质,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漂浮平台——生态浮岛。浮岛按种植植物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种植物型浮岛和混合植物型浮岛。如图所示为某浮岛示意图。
(1)写出该生态浮岛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图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3)与单种植物型浮岛比,混合植物型浮岛的稳定性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7.(2020·江北模拟)生态球是一个密闭的小型生态系统,内装有水,生活着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单细胞藻类和一些水草。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球的生产者是藻类和水草,应将生态球放在光照环境下,它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的生活提供有机物和________。
(2)该生态球一般只能维持2-3年,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是有限的。
28.(2020九上·黄岩期末)鉴洋湖湿地公园位于黄岩院桥,公园内生态良好,生物种类繁多,人称“黄岩的沙家浜”。
(1)公园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__。
(2)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工作人员对各类动物进行了解剖分析,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根据表格,写出野猫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
动物灯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蝗虫
鱼类

鸟类
蝗虫

鱼类




鸟类



野猫



(3)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________(选填“会增强”、“会减弱”或“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4)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蛙和鸟类可能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29.(2019·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
(1)该模型中”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成分是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6
生物与环境
答案解析部分
考向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题1、【答案】
C
例题2、【答案】
A
例题3、【答案】
(1)缺水(2)水中(3)寒冷(4)风;适应
例题4、【答案】
CE;B;AD
考向二、种群和群落
例题1、【答案】
A
例题2、【答案】
C
例题3、【答案】
(1)基因(2)D(3)种群(4)水稻→蜗牛→鸳鸯
考向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例题1、【答案】
A
例题2、【答案】
C
例题3、【答案】
B
例题4、【答案】
(1)5(2)兔、鼠(3)非生物成分
四、精准练习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A
9.【答案】
A
10.【答案】
D
11.【答案】
C
12.【答案】
D
13.【答案】
C
14.【答案】
A
15.【答案】
A
16.【答案】
C
17.【答案】
A
18.【答案】
D
19.【答案】
B
20.【答案】
(1)种群(2)适应
21.【答案】
依赖;适应;影响
22.【答案】
(1)无性;种群(2)突变
23.【答案】
(1)种群(2)扬子鳄
24.【答案】
(1)种群(2)惯性
25.【答案】
(1)种群(2)海滨木槿的细胞液溶度大于盐碱地溶液浓度(3)自然选择
26.【答案】
(1)水生植物→食草昆虫→青蛙(合理即可)(2)分解者(3)成分复杂,生物种类多,自动调节能力强
27.【答案】
(1)氧气(O2)(2)自动调节能力
28.【答案】
(1)分解者(2)植物→鱼类→野猫(3)会减弱(4)C,D
29.【答案】
(1)虾幼体与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2)6(3)增加(4)分解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