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49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49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本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
●法治教育固然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法治思维,即在体认法治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上,能够将法治的原则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认法治价值,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这是本单元的立意。
价值
目标
价值追求
有力保证
逻辑升华:体会法治原则与价值追求,崇尚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1、人们渴望自由
一、无法治不自由
金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表达了人们对自由无限的向往,说明自由对每个人的生命多么重要。人们渴望行动无拘束,渴望自由地成长,渴望自由地施展才华,渴望不受奴役和支配,人要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小调查:
你自由吗?你渴望自由吗?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
2、自由的重要性
人们为什么渴望自由?如果你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对你有什么影响?
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个人)。
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
3、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
×

问题1: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在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因为行人车辆各行其道,大家都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有条不紊,道路才能畅通无阻。相反,如果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民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北往的,东行西去的,各不相让,争抢阻挡,汽车、自行车及行人挤成一团。那么,谁也别想顺利通过。
结合图片,说说你对自由的理解。
正是有了红绿灯的限制,车辆和行人在十字路口才能自由而安全地通过,如果没有红绿灯的限制,交通就会变得拥堵不堪,车辆和行人都不能顺利地通过。所以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自由而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有人认为现实世界需要的自由是有限的,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所以可以为所欲为,真的是这样吗?
阅读教材第91页下方的“探究与分享”,思考:这则案例说明了什么?你认为自由是指什么?
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力。
即:(法若禁止不可为)
4、自由的含义
自由有限制,是相对的,就是我们必须尊重公民、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即:(法若规定必须为)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5、自由和法治关系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一句话:法治规范保障自由,享自由须守法治底线。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小结
二、法眼看平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法眼看平等
男女平等
照顾老弱病残
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探究一:同等情况中的找平等。
平等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探究二:特殊情况中发现平等。
平等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视野拓展】
国际交往,平等参与
G
20国峰会圆桌会议示意图
哪种方式更受欢迎?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你是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这是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吗?
2017年的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应出席2205人,其中妇女应出席399人,女委员人数占比18%;全国人大代表应出席2924人,其中,妇女应出席699人,女代表人数占比24%。据数据统计,全国两会上,女代表、女委员占比约两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因贪腐等数罪并发,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主要内容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义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社会主义法治
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国哪些法律体现并维护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原则?
宪法、民法总则、刑法、教育法
P94相关链接
请你列举保障平等受教育的相关法律条款
宪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宪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019年2月3日,张某将欠自己钱不还的王某关起来,并进行殴打,经鉴定,
王某
伤情属轻微伤。法院依法以非法拘禁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
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课本P95阅读感悟,并思考被告人杨某最终被判有期徒刑并没收个人财产,说明了什么?
③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主要内容
(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思考:“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拓展空间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自由与法治关系
向往自由
课堂小结
意义
限制
后果
自由的真谛
法眼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
平等的含义
平等的意义
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受法律保护,违法必追究
自由含义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2.毕达哥拉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这句名言表明了(
)
①权利与自由的关系 ②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③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④法律与自由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有什么样的法治,就3.有什么样的自由;自由逾越了法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持续动荡和混乱。这说明了(
)
A.法治大于自由
B.自由可以超越法治
C.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人们的自由是不允许受到损害的
A
C
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
A.为了保护公民的某些权利
B.为了限制公民的某些权利
C.为了使公民更多地享受某些权利
D.为了使公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D
5.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即(
)
①同等情况不同对待 ②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③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④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6.漫画的寓意表明(
)
A.作为公民,我们平等地履行义务
B.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C.在我国,公民对社会履行相同的义务
D.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社会生活权利
B
B
7.(2017·山东潍坊)2017年“两会”上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4.5万件6.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35人,厅局级干部240人……你对这一报告内容的正确理解是(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惩治贪污腐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 ④权利至上,权利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