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讲: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视觉一、知识梳理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4、凸透镜成像规律(P30)①②③④⑤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幻灯机倒立等大实测焦距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虚放大镜5、眼球与折光系统:眼球由(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物体射出的光线经的折射,在上形成物像(),经传入,形成视觉。6、虹膜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7、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原因矫正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佩戴凸透镜二、例题与变式训练:【例题】1、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减小,像增大C.像距减小,像减小???D.像距增大,像减小【变式训练】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6cm??D.20cm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三、随堂练习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距是(?)A.大于20厘米??????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3、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5、普通照相机的镜头是(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三棱镜6、在拍集体照时,摄影师试镜时发现两边的同学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应()A.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里缩???B.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里缩C.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外伸?D.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外伸7、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6cm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D.大于24cm8、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9、一位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某次实验蜡烛距透镜18cm,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像的特点是?,据此人们制成了???。10、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把一个焦距是3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cm。11、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某处成。12、小豪用焦距12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把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移动蜡烛与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记下蜡烛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130200.7224241318362415604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逐渐??????,像的大小逐渐??(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四次实验中,像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是????cm。四、课后巩固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4、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1)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2)当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处,移动光屏,得到像的特点是:倒立、 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学仪器名称).(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处,观察正立、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6、小强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①此时的像是??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向左移动蜡烛,像变??(填?“大”或“小”)。???②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成完整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③小强将自己的近视跟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移动光屏(填?“左”或“右”)。???④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上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7、如图所示,请画出的图中作出AB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8、如图8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B、C经过透镜后的光线。第四讲: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视觉一、知识梳理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4、凸透镜成像规律()①②③④⑤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幻灯机倒立等大实测焦距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正立放大虚放大镜5、眼球与折光系统: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6、虹膜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7、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原因矫正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佩戴凸透镜二、例题与变式训练:【例题】1、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C?)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C)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减小,像增大C.像距减小,像减小???D.像距增大,像减小【变式训练】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C?)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A.6cm???B.10cm?C.16cm??D.20cm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B?)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三、随堂练习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B?)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距是(D?)A.大于20厘米??????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3、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C??)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5、普通照相机的镜头是( B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三棱镜6、在拍集体照时,摄影师试镜时发现两边的同学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应(B)A.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里缩??B.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里缩C.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外伸?D.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外伸7、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B)A.小于6cm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D.大于24cm8、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C)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9、一位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某次实验蜡烛距透镜18cm,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据此人们制成了??投影仪??。10、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个焦距是3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cm。11、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某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2、小豪用焦距12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把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移动蜡烛与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记下蜡烛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130200.7224241318362415604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逐渐???变大???,像的大小逐渐?变大?(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四次实验中,像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是??48??cm。四、课后巩固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A)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C)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4、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1)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10 cm.(2)当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处,移动光屏,得到像的特点是:倒立、 缩小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学仪器名称).(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处,观察正立、放大的 虚 像(选填“实”或“虚”).6、小强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①此时的像是?放大?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向左移动蜡烛,像变?小?(填?“大”或“小”)。???②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能?成完整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③小强将自己的近视跟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填?“左”或“右”)。???④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上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光屏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7、如图所示,请画出的图中作出AB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答案:8、如图8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B、C经过透镜后的光线。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讲:凸透镜成像原理(学生用).docx 第四讲:凸透镜成像原理(教师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