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讲:机械运动及重力的初步认识一、知识梳理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⑵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5、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公式:v=变形公式:s=vtt=6、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读作千米每时。7、换算:1米/秒=3.6千米/时,1千米/时=5/18(约0.28)米/秒8、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9、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10、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1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简称牛,符号N表示。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一个苹果重2N13、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测力计为弹簧测力计14、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使用方法:“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15、弹性: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形变也越大。1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17、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18、作图步骤:①作标度,力的大小必须为标度的整数倍(至少为两倍,3~5倍最佳)②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③画线段,注意箭头画在线段的末端,每个线段长度必须与标度一样,④箭头旁边标上:力的大小(一般的力用F,重力用G)注:①检查作图时按作图步骤检查一遍;②若只告诉质量,必须把质量化成重力再作图,必须写出转化过程,质量不能作图19、重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一般说的物体重量、物重等都指重力)地面和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0、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管物体在斜面还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运动还是向各个方向运动或静止时,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运用:重垂线21、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的确定:A、质量分布均匀且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质的重心,可用悬挂法和支撑法确定注:①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②重心位置不随物体放置方式及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22、重力公式(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mgm=G/gg=G/m①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千克),G表示重力(单位:牛)②g=9.8牛/千克,含义:(在地球表面或附近某处)每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牛③如果没有说明,则一般默认用g=9.8牛/千克计算。若有注明则用g=10牛/千克计算23、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跟纬度有关,维度越高,重力越大;②跟高度有关,高度越高,重力越小;③跟星球有关,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不变,重力变小)24、没有重力的情况:不能倒水,物体滞留空中,人一跳能离开地球,不能测重力,但能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25、质量与重力的比较质量重力区别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单位千克(Kg)牛(N)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地球施加给物体的力测量工具天平弹簧测力计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变化与位置无关与位置有关联系量为1千克的物质,重为9.8牛②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二、例题和变式训练考点1:机械运动【例题】1、我国已成功实现多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一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A)。A.飞船的座舱B.天空中的云朵C.地面上的发射架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2.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B.摩托车快慢不变地在圆形跑道上行驶C.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快慢不变地前进D.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3.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如果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B.如果甲使用的时间比乙少,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变式训练】1、火车的速度为20m/s,汽车的速度为54km/h,则两者比较(A)。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两者的速度大小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min,还不到1h,怎么可能走了60km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科学概念中的(A)。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4、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下列哪项所描述的运动速度比该速度快?(B)。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m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5mC.刘阳1min步行78mD.奥运冠军刘翔用12.91s跑完110m栏5、下列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多少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多少的物理量C.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和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同路程的速度相同考点2:力的存在【例题】1、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C.在运动场上撑杆跳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所产生的弹性形变D.航母上的舰载战机着舰时,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和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用绳子系住水桶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D )A.水桶B.地球C.手D.绳子3.关于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D )A.人对桨的力B.桨对水的力C.水对船的力D.水对桨的力【变式训练】1、拦索位于航母飞行甲板后部,在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后,阻拦索要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迅速减速至零,一般选用硬度和韧性都很高的材料制成。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场运动的足球有时贴着地面滚动,有时飞到空中。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在踢球时力的哪个要素不同导致的( C)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单位3、说法正确的是(C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B.施力的物体不一定受力C.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可能产生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4、情景中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B)A.大树底下好乘凉B.竹蒿撑岸船前行C.身正不怕影子歪D.下雪不冷化雪冷5、同学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提力,此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D )A.三要素完全相同B.方向相同C.作用点相同D.大小相同6、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C)A.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不一定有其他物体对它施加力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D.一个人可以左手拍右手,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一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考点3:重力【例题】1.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 )A.?B.C.?D.2.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下列哪个现象就不会发生( B )A.河里的水不能流动????????B.玻璃杯摔而不碎C.杯中的水倒不进嘴????????D.大山压顶不弯腰3.实验室中的物品,重约为1N的是( B )A.一枚一元硬币?B.两个鸡蛋??C.三枚回形针?D.四张实验桌【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在测体重时,有同学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方法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A )A.?B.?C.?D.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 )A.?B.?C.?D.6.在铁路道口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道闸,这种道闸平时上扬,当火车要通过道口时道闸转动到水平位置,示意过往的其他车辆停车等候,这种道闸称为常开型道闸.与之相反,另一种道闸平时水平放置,当有车辆要通过时,道闸上扬,允许车辆通过,这种道闸称为常闭型道闸.对于这两种道闸重心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常闭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左侧???B.常开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左侧C.常开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右侧???D.以上说法都不对三、随堂练习1、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C)。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孰道上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B)。A.时间B.速度C.路程D.米/秒3、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4、如图所示是某小球在水池里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D)。①A→C运动是匀速运动②B→D运动是匀速运动③A→C平均速度为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5、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6、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C)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挂在天花板上小球C.运动员抛出去的篮球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7、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力去拉动另一端,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A)A.图(1)和(3)B.图(2)和(4)C.图(1)和(2)D.图(3)和(4)8、放在桌上的文具盒,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在力的三个要素中相同的是(A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三个要素都相同9、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测出钩码的质量和重力,并记录在下表格中.m(g)100200300400500G(N)12345(1)在图中画出钩码的G-m关系图象.(2)根据图的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___.(3)实验中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10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10N_____.答案:四、课后巩固1、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B)。A.飞机B.模拟气流C.地面D.他本人2、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C)。A.明的方案可行B.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C.两个方案都可行D.两个方案都不可行3、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成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②④⑥⑦ 。(只填序号)正方反方观点: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③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④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⑤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⑥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⑦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⑧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4、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重力为G)(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大小有关;(2)对比 甲丙 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3)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法。5、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小王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则:(1)小王同学在做实验前必须先分析问题,并做出猜测。从小王同学设计的实验来看,他认为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大小、方向、作用点 ;(2)小王同学通过甲乙两次实验。比较实验现象,是为了验证猜想: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3)要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结论,小王同学须分析比较 甲与丁 两次实验;(4)小王同学能不能通过分析比较乙和丁两次实验的现象来得出结论?为什么? 不能,因为F2与F4的大小和作用点均不同,没有实现控制变量。6、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v/(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6011208015341001954(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0.66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车速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答案:7、从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商人在荷兰买进了大量青鱼,装上船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称得青鱼的重力少了3×105?N,这么多的青鱼到哪里去了?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不可能被偷走,请你利用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地点G值的大小维度地点R值的大小维度赤道9.7490°北极9.83290°北京9.80139°56′上海9.78031°12′莫斯科9.81655°45′纽约9.80340°41′在上表中所列的六处地点用天平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所得的结果是____一样大__,这是因为____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__.(2)上表中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__赤道____和_北极_____.(3)青鱼失踪的原因是_因为物重G=mg,商人将青鱼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摩加迪沙时,青鱼的质量可认为不变,但g值却越来越小,因而相同质量的青鱼在靠近赤道的摩加迪沙时,其所受的重力小._____.第五讲:机械运动及重力的初步认识一、知识梳理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⑵5、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公式:v=变形公式:s=vtt=6、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符号:,读作:。常用单位:,符号:,读作。7、换算:1米/秒=3.6千米/时,1千米/时=5/18(约0.28)米/秒8、力的概念:。9、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10、力的作用效果:①(发生形变)②(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是否改变和物体的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11、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1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简称,符号表示。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一个苹果重2N13、力的测量:,常用测力计为14、弹簧测力计原理:使用方法:“看”:使用前注意;“调”:;“读”:。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15、弹性:弹力:。一定范围内,。16、力的三要素:。17、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18、作图步骤:①作标度,力的大小必须为标度的整数倍(至少为两倍,3~5倍最佳)②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③画线段,注意箭头画在线段的末端,每个线段长度必须与标度一样,④箭头旁边标上:(一般的力用F,重力用G)注:①检查作图时按作图步骤检查一遍;②若只告诉质量,必须把质量化成重力再作图,必须写出转化过程,质量不能作图19、重力:物体由于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一般说的物体重量、物重等都指重力)地面和地面上的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的方向:(不管物体在斜面还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运动还是向各个方向运动或静止时,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运用:重垂线21、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的确定:A、质量分布均匀且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质的重心,可用悬挂法和支撑法确定注:①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②重心位置不随物体放置方式及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22、重力公式(重力和质量成):G=mgm=G/gg=G/m①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千克),G表示重力(单位:牛)②g=9.8牛/千克,含义:(在地球表面或附近某处)每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牛③如果没有说明,则一般默认用g=9.8牛/千克计算。若有注明则用g=10牛/千克计算23、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跟有关,维度越高,重力越大;②跟有关,高度越高,重力越小;③跟有关,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重力)24、没有重力的情况:不能倒水,物体滞留空中,人一跳能离开地球,不能测重力,但能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25、质量与重力的比较质量重力区别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单位千克(Kg)牛(N)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地球施加给物体的力测量工具天平弹簧测力计方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变化与位置无关与位置有关联系量为1千克的物质,重为9.8牛②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二、例题和变式训练考点1:机械运动【例题】1、我国已成功实现多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一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A.飞船的座舱B.天空中的云朵C.地面上的发射架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2.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B.摩托车快慢不变地在圆形跑道上行驶C.火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快慢不变地前进D.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3.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B.如果甲使用的时间比乙少,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变式训练】1、火车的速度为20m/s,汽车的速度为54km/h,则两者比较()。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两者的速度大小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min,还不到1h,怎么可能走了60km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科学概念中的()。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4、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下列哪项所描述的运动速度比该速度快?()。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m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5mC.刘阳1min步行78mD.奥运冠军刘翔用12.91s跑完110m栏5、下列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多少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多少的物理量C.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和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同路程的速度相同考点2:力的存在【例题】1、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C.在运动场上撑杆跳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所产生的弹性形变D.航母上的舰载战机着舰时,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和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用绳子系住水桶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 )A.水桶B.地球C.手D.绳子3.关于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对桨的力B.桨对水的力C.水对船的力D.水对桨的力【变式训练】1、拦索位于航母飞行甲板后部,在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后,阻拦索要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迅速减速至零,一般选用硬度和韧性都很高的材料制成。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场运动的足球有时贴着地面滚动,有时飞到空中。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在踢球时力的哪个要素不同导致的( )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单位3、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B.施力的物体不一定受力C.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用,就可能产生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4、情景中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竹蒿撑岸船前行C.身正不怕影子歪D.下雪不冷化雪冷5、同学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提力,此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三要素完全相同B.方向相C.作用点相同D.大小相同6、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不一定有其他物体对它施加力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D.一个人可以左手拍右手,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一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考点3:重力【例题】1.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 )A.?B.C.?D.2.如果没有重力作用,下列哪个现象就不会发生( B )A.河里的水不能流动????????B.玻璃杯摔而不碎C.杯中的水倒不进嘴????????D.大山压顶不弯腰3.实验室中的物品,重约为1N的是( B )A.一枚一元硬币?B.两个鸡蛋??C.三枚回形针?D.四张实验桌【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在测体重时,有同学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方法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A.?B.?C.?D.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A.?B.?C.?D.6.在铁路道口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道闸,这种道闸平时上扬,当火车要通过道口时道闸转动到水平位置,示意过往的其他车辆停车等候,这种道闸称为常开型道闸.与之相反,另一种道闸平时水平放置,当有车辆要通过时,道闸上扬,允许车辆通过,这种道闸称为常闭型道闸.对于这两种道闸重心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闭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左侧???B.常开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左侧C.常开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右侧???D.以上说法都不对三、随堂练习1、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孰道上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B)。A.时间B.速度C.路程D.米/秒3、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4、如图所示是某小球在水池里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A→C运动是匀速运动②B→D运动是匀速运动③A→C平均速度为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5、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6、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挂在天花板上小球C.运动员抛出去的篮球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7、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力去拉动另一端,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A.图(1)和(3)B.图(2)和(4)C.图(1)和(2)D.图(3)和(4)8、放在桌上的文具盒,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在力的三个要素中相同的是()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三个要素都相同9、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测出钩码的质量和重力,并记录在下表格中.m(g)100200300400500G(N)12345(1)在图中画出钩码的G-m关系图象.(2)根据图的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3)实验中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______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四、课后巩固1、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B.模拟气流C.地面D.他本人2、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A.明的方案可行B.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C.两个方案都可行D.两个方案都不可行3、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成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正方反方观点: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③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④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⑤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⑥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⑦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⑧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4、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重力为G)(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2)对比 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3)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 法。5、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小王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则:(1)小王同学在做实验前必须先分析问题,并做出猜测。从小王同学设计的实验来看,他认为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小王同学通过甲乙两次实验。比较实验现象,是为了验证猜想: ;(3)要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结论,小王同学须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4)小王同学能不能通过分析比较乙和丁两次实验的现象来得出结论?为什么? 6、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v/(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6011208015341001954(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7、从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商人在荷兰买进了大量青鱼,装上船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称得青鱼的重力少了3×105?N,这么多的青鱼到哪里去了?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不可能被偷走,请你利用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地点G值的大小维度地点R值的大小维度赤道9.7490°北极9.83290°北京9.80139°56′上海9.78031°12′莫斯科9.81655°45′纽约9.80340°41′在上表中所列的六处地点用天平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所得的结果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2)上表中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______和_____.(3)青鱼失踪的原因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讲:机械运动及重力初步认识(学生用).docx 第五讲:机械运动及重力初步认识(教师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