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依法行使权利课件(35张PPT +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依法行使权利课件(35张PPT +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3.2
依法行使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
学习目标
1、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2、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规范自身行为
3、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课标要求
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晓明的妈妈参加某公同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却一直没收到货。晓明建议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调査发现该公司构成虚假宣传及欺诈。经调解,该公司向晓明的妈妈返还了货款,并给予赔偿。
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P43
1
、明白自己的权利;2、不忘索要发票;3、牢记维权时限;
4、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课本习题
运用你的经验
P43
观看视频并思考:
仇某某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行使自己的权利?为什么?
不属于行使自己的权利
因为: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仇某某的言论已经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结合视频简要谈谈公民行使权利的时候切注意些什么?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某足球比赛现场,上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甲乙两支球队正在鏖战。部分甲队球迷因对本队比分落后不满,迁怒于乙队,对乙队球迷破口大骂,随后投掷杂物,现场一片混乱。公安机关迅速将扰乱秩序的人员带离现场,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5至7日的处罚。
 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对你有什么启示?
探究与分享P43
甲队球迷的行为不仅会影响球队比赛还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课本习题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等。
探究与分享P44
课本习题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视频中债权人的行为违法吗?
他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不违法
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久,村民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
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探究与分享
P44
(1)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课本习题
(2)通过协商较合适。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
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1、公民应当怎样行使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课堂笔记
看图说话
诉讼
调解
仲裁
协商
2、维权的方式有哪些?
课堂笔记


适用范围: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都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点: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程: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协商
消费争议
特点
维护过程
适用范围
自愿、互谅
原则
快速、简便
劳动争议
交通事故纠纷
(1)协商
直接对话
分清责任
达成协议
人民调解的独特优势:
(1)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自我教育、主动性,
有利于矛盾纠纷及时解决,防止矛盾纠纷的激化与升级。
(2)具有简洁、及时、经济的特点。
(3)具有广泛性,有利于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4)具有融合接受性,能实现情与法的融合,使法的实施易于
为广大群众接受。
探究与分享
45页
请说说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哪些独特优势。


过程: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行政调解:行政机关主持,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纠纷。
人民调解: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和平解决纠纷。
司法调解: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通过处分自己的权益来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
调解
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
人民调解
方式
维护过程
依据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2)调解
疏导劝说
相互谅解
达成协议


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仲裁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仲裁
合同纠纷
维护过程
适用范围
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程序灵活
特点
不能上诉
不公开审理
(3)仲裁
广泛适用
根据协议
提交仲裁
仲裁裁判


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民事诉讼
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
财产关系的争议
刑事自诉
侵犯自己人身、
财产权利的行为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
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诉讼
耗时
维护过程
类型
向法院起诉
法院裁决
严格
特点
(4)诉讼
人民法院裁决
民事诉讼
刑事自诉
行政诉讼
人身关系的争议
财产关系的争议
侵犯人身权利
侵犯财产权利
行政机关违法行为
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一名高中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他把自行车放在了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并向看车的阿姨交了两毛钱的存车费。当他看完电影去取车时,发现车不见了,他问看车的阿姨,阿姨说不知道。他当即要求赔车,可是看车的阿姨却说她不承担车的责任。于是,他将看车的阿姨告上法庭。
一:被告人单某多次盗用20多个企业、事业单位停放在路旁的大小卡车28辆作为犯罪工具,去14个菜市场和食品厂等处行窃,共窃得猪肉、海鲜、蔬菜等副食品及食用油、工业用铜、自行车等财物价值人民币6000余元。后被人民法院判刑。
三:陆先生在为自己创办的公司以“资本家”三字为公司冠名,他的申请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驳回不予注册,陆先生一纸诉状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
思考:下面三则案例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维护权利守程序
维权的方式?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课堂小结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5.公民权利如果受到侵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维护。姜某与某装饰公司之间因工作待遇问题发生了劳动争议。依据劳动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解决问题的有(
)
①申请调解
②双方协商
③申请仲裁
④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8.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
A.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D
◎单项选择题
1.2020年4月26日,国家安全部披露典型案件,军工专家张某革被策反成间谍,金钱驱使他通过网络出卖国家秘密,最终因间谍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警示我们(
)
①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在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出卖国家秘密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是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刑罚处罚 ③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他人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C
2.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向有关部门写信或电话反映等,但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这表明(
)
A.公民行使合法权利可随心所欲 
B.公民行使合法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
C.公民享有的权利是难以实现的 
D.公民享有的权利不需要法律规范和保障
B
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②小明打电话到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家黑网吧
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 
④小梅的爸爸没有足额交齐税款,她视而不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4.2020年2月15日,黑河市公安局接到报案称有人在微信群散布虚假疫情消息,经过调查发现,韩某在网上听信他人传言,未经核实将邻居刘某患新冠肺炎的消息发至微信群,后经大量转发,造成严重影响,被处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这警示我们(
)
①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③公民要在合法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增强法治观念,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A
①公民的一切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公民的人身自由不能被非法剥夺 ③公民有权利惩处不履行义务的人
④公民维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图漫画主要警示我们(
)
C
6.王先生购买了某品牌的汽车,使用中发现该车并不是新车,而是由旧车改装而成的。在与4S店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王先生可以提起(
)
A.刑事自诉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刑事公诉
B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