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 压强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压强的计算 难点:压强概念的形成。 安排:1个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器材:气球、水槽、铁钉板等 学生探究器材:小桌、海绵、沙槽等 导入新课:将装有水的气球,分别放在密集的铁钉板1和只有四颗铁钉的板2,请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气球为什么在铁钉板1完好,在铁钉板2爆破呢? 环节一:建立压力的概念 手对黑板压力 讲桌对地面的压力 物块对斜面的压力 这三个压力有什么共同点? 压力共同点 (1)作用在两物体接触面上 (2)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提问:压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呢? 如何让气球发生形变? 活动一:学生用力捏气球 结论: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观察课本29页图片 提问: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但一个陷下去,另一个却没有,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有关呢? 环节二:感知压力作用效果及有关因素 学生活动二 用左右两手指举起铅笔,对比两边手指的感觉,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呢? 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捏气球,气球形变有何不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 (1)压力的大小(2)受力面积 学生讨论回答: 1、多个影响因素时,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究呢? 2、如何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3、如何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 具体分析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器材:小桌、海绵 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体现压力作用效果(转换法) 改变压力:在小桌上加砝码 改变受力面积:将小桌倒过来 环节三: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因素 如课本30页甲乙丙图 学生归纳: 对比甲乙: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对比乙丙: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 例题:小丽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60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450cm2 一个图钉帽的面积为0.8 cm2,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20N 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如何比较两者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500N/450 cm2 20N/0.8cm2 环节四:压强 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压强的公式:p=F/S p----压强----帕斯卡(Pa) 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单位:N/㎡,读作牛每平方米;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 Pa =1N/㎡ 环节五:练习巩固 例1:(课本) 例2:小丽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50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400cm2 一个图钉帽的面积为0.8 cm2,手对图钉帽的压力为20N 谁的压强大? 解:S1=400 cm2=4×10-2m2, p1===1.25×104 Pa; S2=0.8cm2=8×10-5 m2 p2===2.5×105 Pa。 p1〈p2,所以手对图钉帽的压强比人对地面的压强大。 环节六: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及压强的运用 最后将全班分为两大组,进行比赛,一组举增大压强在生活生产中运用的例,一组举减小压强在生活生产中运用的例,看谁举的例多。 学生总结归纳,得出 增大压强方法: ①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②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③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方法: ①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②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③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课后思考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五、板书设计 压强 一、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 三、压强 1、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压强的公式:p=F/S 3、单位:帕(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