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石潭记课件——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小石潭记课件——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又工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有《河东先生集》传世。代表作有《渔翁》《捕蛇者说》等。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使他心情抑郁,于是他常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借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有名,《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小石潭记
整体感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 披拂。
竹林。
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水中高地。
不平的岩石。
翠绿的藤蔓。
蒙盖缠绕。
参差不齐。
随风飘拂。
整块石头。
摇曳牵连。
格外。
向西(名词作状语)
向下(名词作状语)
译:从小山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大约。
表示约数。
名词作状语,向下。
分布,这里指映照。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
轻快迅疾的样子。
译:潭里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者一同欢乐。
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穿透
整体感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看。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斗、蛇:名词作状语)
时隐时现。
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犬:名词作状语)
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整体感知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凄凉
太。
停留。
于是,就。
离开。
译:(我)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了,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开了。
深。
凄清。
因为。
整体感知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被贬到永州。
作者的朋友。
作者的堂弟。
跟随着同去。
两个年轻人。
译: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大约。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
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古今异义
合作探究
不可久居
古义:待,停留。 今义:住,居住。
文言句式
倒装句
如鸣珮环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
谓语前置,即主谓倒装,正常语序应为“如珮环鸣”
谓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石底卷以出”。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全石为底”。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副词,大约。
动词,可以,能够。
介词,自,由。
动词,跟随。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动词,作为。
动词,成为。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形容词,清澈。
形容词,凄清。
如鸣珮环
四面竹树环合
名词,玉饰。
动词,环绕。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介词,把。
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
介词,因为。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梳理作者的游踪。
整体感知
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上气氛
介绍同游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这些动词表现出了作者浓厚的游览兴致,也暗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清幽僻静之地。
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读细研
移步换景
第一部分中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精读细研
水——
石——
树——
清凉
姿态奇特
青翠 摇曳多姿
排比
动静结合
第二部分写了潭中的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读细研
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衬托潭水的清澈。
作者笔下的游鱼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进行描写的?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游鱼:灵动、活泼
采用拟人、动静结合的手法。“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
定点观察、特写
站立远视的角度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北斗星曲折的样子和蛇蜿蜒前行的样子表现了小溪的弯曲。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身:蜿蜒
曲折
岸势:
参差
不齐
第三自然段写小潭源流,作者依次抓住了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凹凸不平的情状。
精读细研
形象比喻
第四自然段描写小潭周围景色,突出了小潭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环境清幽
表现了作者凄苦、悲凉、孤寂、哀怨的情感,反映出他当时贬居生活中的压抑的心境。
精读细研
寓情于景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游山玩水的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会流露出来。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对小石潭加以描绘,着意渲染了小石潭静穆、幽美的环境,抒发了自己谪居时的悲凉凄怆之情。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山水游记的写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①有一个合理的写作顺序。比如,游览顺序。
②细致生动地描绘游览过程中所看到的主要景物,突出其特点。
③巧妙地运用修辞、多种写景的方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④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合作探究
写作特色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
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小石潭记
发现小潭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潭水:清澈(侧面)
游鱼:活泼(动静)
特写镜头
小潭溪流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快乐
凄苦
环境清幽
孤寂凄苦
发现:闻声 伐道
全貌:全石以为底
青树翠蔓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