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1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2021年习主席新年贺词:“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4.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5.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教学目标】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九大1921年1949年1956年1978年201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探究一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宪法序言】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制定宪法,确认了奋斗成果。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探究二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宪法》第一章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国家性质: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先进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农民街为联盟,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爱国统一战线基础,壮大了对付敌人的力量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专政,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内容解读:《宪法》第一条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主义国家探究二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思考:1.谁领导人民制定的宪法法律?2.这些法律的执法、守法以及司法过程中又由谁领导人民?3.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党自身的角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领导立法: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绿色发展的远景目标,长江保护法诞生。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海外追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无不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支持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带头守法:通过宪法宣誓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更能激励宣誓人压实责任、明确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前行。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关系是怎样的?P4-3习近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探究四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勤务员: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他对人民群众访贫问苦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苗族贫困村看望贫困群众时,一位64岁的苗族大妈问起他:“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总书记笑着向她介绍自己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观看材料并思考:我们的党和国家为何如此强调“人民”?人民的地位在我国是如何被保障的?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视频: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1)含义不同: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人民公民(1)含义不同: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2)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3)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总结:(通俗版区分方式)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不管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公民人民人民≠公民一般指了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与义务相对。权利权力①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量,像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法律概念政治概念②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易漏点4.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第一章 总纲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2020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中国首超美国观看材料并思考:世界500强前十名的中国上榜企业属于那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这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基础具有怎样的特点?4.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公有制为主体: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有资产300.99万亿元,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比达56%。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考:视频涉及哪些公民的基本权利?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公民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守卫边疆:在海拔47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守卫中巴边境近百公里边防线。支援抗疫: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勇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神和捍卫者,与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疫。抗洪抢险:人民解放军闻“汛”而动、勇挑重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维护和平: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勋章,以表彰他们为维护和平稳定做出的突出贡献。4.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观看视频,感受中国的人权。中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保护公民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迈上新台阶,每个人的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中国政府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遏制和阻断病毒传播,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并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经验,为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哪些?据材料,试着归纳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1.什么是人权?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这四幅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文化教育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劳动权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享受到免费教科书、营养餐、大病医疗保险……笔记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主体广泛我国公民外国人4.我国人权的特点广泛性体现3、中国的人权具有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对于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发“灾难财”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给予严重处罚。各级监察机关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开展精准监督,推动公安、发改、教育、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落实责任、履职尽责、联防联控。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检察院依法对销售伪劣口罩的邵某某、毛某某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重点针对《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法治宣传。 习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结合各地防疫冠状病毒肺炎采取的措施,总结归纳如何依法保障人权?过去5年里,民法典编纂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超42万人参与提供意见,收集意见总共达102万条。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形成共7编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最终,制定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权利的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编纂的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何重要的意义?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立法保障①立法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②执法保障: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方面)1993年,江西进贤两名男童被杀,邻居张玉环被警方锁定为嫌疑人。张玉环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玉环不服,通过申诉,2020年8月4日,江西高院再审宣判“张玉环案”,宣告张玉环无罪。2020年10月30日,张玉环获得496万元国家赔偿。思考:为了避免类似“冤假错案”,在司法方面应该如何做?(4)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P10-1(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①立法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执法保障: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③监察保障: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司法保障:司法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⑤守法保障: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笔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宪法是怎样贯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原则的?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2.我国人权主体和人权的内容是什么?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2020年5月,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摆在首位,从人权角度看,这是因为()①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③我国开始将农民纳入人权保障范围④减贫行动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B3.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省考察调研,关注的都是脱贫攻坚这件大事。在秦巴山区,他通过“解剖麻雀”为决战决胜提供重要指引;在金米村,他为柞水木耳点赞的视频受到网民热烈好评。这说明()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贫困地区的公民享有特殊的权利③中国人权具有真实性④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要解决贫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B5.山西省太原市有一支女子城管执法大队,她们带着感情管理城市,以文明端庄的举止、热情周到的服务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展现城管执法队伍的新形象。这说明()A.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B.女城管执法人员执法比男城管执法人员执法更有效果C.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D.每一名城管执法人员都能做到文明执法A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51张).pptx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即将举行习近平将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颁奖.mp4 [正午国防军事]直通疫情防控一线·河北固安集结!百名民兵应急队伍筑起疫情“防控网”.mp4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mp4 习近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wmv 人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