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原因并能说出相关的一些实验。 2.知道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3.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以及真空中人类是通过什么交流的。 4.知道声波具有能量,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样。 二、知识点默写 振动的物体能产生 ,但是人不一定能听见它。音叉是发声的物体,像这种物体可以被称为 。 发出声音的时候声源在 ,当声源 停止的时候,发声停止了,但是声音还在 。 声音可以在 、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在月球上不能传播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存在,所以在月球上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 传播和转换后才能进行交流。 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碰到大的障碍物后将发生反射,人们能够与原声区分开来的反射声波叫 。 声音具有 。当人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人给了音叉 ,音叉作为声源就振动起来,并且带动周围的空气 ,这种振动的传播形成声波。 声音传递的能量会变少,离说话的人远一点,听到的声音会 。 不同介质中声音的速度 ,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 ,当20℃的时候,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一般声速在 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例题解析 1、根据实验判断声音的产生条件 [例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些振动用肉眼看不到,我们可以通过轻质小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 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用肉眼观察到,轻质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振动,把微波的振动放大了,便于观察,故C正确; [答案]C 2、判断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原因 [例题2]小孩用嘴吹气球,由于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解析]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小孩子用嘴吹气球时,气球内部气压增大,气球被吹起来,当气球被吹破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的气体碰撞,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响声; [答案]D 3、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例题3]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米/秒、1 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1次?????????????????????????B.?2次?????????????????????????????C.?3次???????????????????????????D.?4次 [解析]人耳能够分辨出两次声音的时间要间隔0.1s以上,分别计算出三种介质中传播18m所用的时间,再得出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声音在铁中传播18m用的时间为: t1=sv1=18m5200m/s≈0.003s; 声音在水中传播18m用的时间为: t2=sv2=18m1500m/s=0.012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18m用的时间为: t2=sv2=18m340m/s≈0.053s; 由三次时间比较可以看出,时间相关不到0.1s,人耳分辨不出来,只能听到1次声音; [答案]A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液体可以作为声源???????????????????????????????????????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2.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写到“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诗说明了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最终被鱼感知的(????? ) A.?空气???????????????????????????B.?水??????????????????????????C.?空气和水???????????????????????????D.?钓鱼竿和钓鱼线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4.在敲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5.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6.以下是由于地震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钻出来 7.一种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9.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B.?大钟仍在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现象?????D.?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0.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人的一种错觉?????????????????????????????????????????????????????B.?烛火肯定被风吹动 C.?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D.?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 11.下列事例中,属于固体振动发声的是(??? ) A.?吹笛子发出的声音??????B.?电铃发出的声音???? C.?潮水涨落发出的声音??????D.?自行车爆胎发出的声音 12.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答案 知识点默写 声音 声源 振动 振动 传播 气体 真空 空气 无线电 声波 回声 能量 能量 振动 变小 不同 不同 340m/s 固体 巩固练习 C 2. C 3. C 4. B 5. B 6. C 7. B 8. C 9. B 10. D 11. B 12. D 巩固练习解析 1. C 【解析】根据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知识分析即可。 A.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 2. 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和液体都能传播声音,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意思是:问路的人还没说话,就在距离远远的地方摇起手来,那是因为怕小鱼惊跑了,所以不回应问路人。在这个过程中,人说话的声音首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面,再通过水的传播到达鱼的身边,故C正确。 3. C 【解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A、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故C正确; D、人耳只能听到的频率为20-20000Hz,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即使物体在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故D错误; 4. B 【解析】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大钟被撞击之后,会振动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才会停止,所以大钟会“余音未止”; 5. B 【解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个现象可以说明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B选项符合题意。 6. C 【解析】大声呼救,会浪费体力,且地面上的人不易听到,不是最有效地方法,选项A不合题意;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不发出信号营救人员怎么会知道你在哪里?不是最有效地方法,选项B不合题意;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所以可以通过敲击废墟板或墙壁产生声音并通过固体向外传播声音,这样可以引起救助人员的注意,最后会获得救援,方法可行,选项C符合题意;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如果不恰当的话,会卡在缝隙里,不是最有效地方法,选项D不合题意;故选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效果是不一样的,固体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 7. B 【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因为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而声音在液体中要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声音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小;故选B。 8. 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A错误;不同的介质,声音传播速度不同,选项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选项C正确;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选项D错误;故选C。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9. B 【解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发声的物体肯定在振动,据此判断。 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即大钟仍在发声,其原因是大钟仍在振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 10. D 【解析】 发声体产生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声波借助各种介质向四面八方传播。声波通常是纵波,也有横波,声波所到之处的质点沿着传播方向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声波的传播实质上是能量在介质中的传递。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敲响小鼓时,周围的空气会传播声音,所以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空气的振动又引起了烛火的摇动,所以当敲 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D选项正确,A、B、C错误。 11. 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发声体的种类,哪个是固体,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A.吹笛子发出的声音,发生体是笛子里面的空气柱,故A不合题意;? B.电铃发出的声音,发声体是铃铛盖,故B符合题意;? C.潮水涨落发出的声音,发声体是海水,故C不合题意;? D.自行车爆胎发出的声音,发声体是车胎里的空气,故D不合题意。 12. D 【解析】人和两个声源之间的距离相同时,两个声源发出的同一内容的声音到达人耳时间相同,听起来具有立体感;同一内容的声音如果不同时到达人耳,就会相互干扰,含混不清。 由图可见,乙和丁距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