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PARENTS'MEETING三年级家长会小学二年级演讲人:小熊猫时间:2019.X.XX第1节力第七章力教学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0102040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目录0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0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力从静止到运动同学们,你会踢足球吗?从运动到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速度发生了改变)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新课导入同学们,你有没有被足球撞过?发生了形变。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力。那么,力是什么呢?人推车,我们就说人对车用了力拉伸或压缩弹簧时,人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概念1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力的单位3力的符号2一、力鸡蛋大约1N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人踢球球撞脸双手拉弹簧人推车(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力产生的条件5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力的大小4一、力一、力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彼此接触的物体间一定能发生力的作用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二、力的作用效果和面和面撑竿跳过程中被运动员压弯的撑竿被球击中变形受伤的面部拉开的弓被球击中变形受伤的面部被球击中变形受伤的面部用力捏橡皮泥,松开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用力压或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力的作用效果“小飞侠”罗本射门“超级丹”的鱼跃式救球二、力的作用效果二、力的作用效果动手做一做图甲:小铁球在磁体的吸引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图乙:小铁球在磁体的吸引力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实验现象: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冬冬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沿平直轨道上正在进站的火车?D.公共汽车正在减速转弯二、力的作用效果A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用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或压得越短);打台球时,击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到球能否入袋。事实告诉我们:力的大小、方向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除了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外,还有什么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三要素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我们发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1、力的三要素F=100N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2、力的示意图例3: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5N的压力F1和重物受到地面5N的支持力F2的示意图。F2=5NF1=5N口诀: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段,四画箭,符号数据标箭边。注意:简图难画常用一个方框来代表,点为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箭为箭头,数据=数值+单位,箭边为箭头尖的旁边3、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穿着溜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怎么样?将两个磁铁做成的小车靠近后松手,会发生什么现象?用船桨划水,船为什么会动?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必是受力物体。例4: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课堂小结一、什么是力二、力的作用效果四、力的示意图作法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必是受力物体。三、力的三要素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关系。2.画出下面图形的力的示意图。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线对灯的拉力F=4N。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课堂训练3、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的比拼,加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对绳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绳的拉力B.甲队对绳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绳的拉力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课堂训练D4、画出图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本题考查的是:画力的示意图。根据老师上课时讲的画示意图的要领及力的三要素,就能轻松画出来。F课堂训练5、如图所示的核桃夹,当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有关。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本题考查的是“作用点”。课堂训练力的作用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7.1力》学案【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课堂合作探究】一、力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力的概念:。力的符号:。力的单位:。力的大小:。力产生的条件:。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是。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能产生力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彼此接触的物体间一定能发生力的作用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二、力的作用效果1.在物理学中,物体由或、,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例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冬冬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沿平直轨道上正在进站的火车?D.公共汽车正在减速转弯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我们把力的、和叫做力的三要素。2、力的示意图:。3、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口诀: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段,四画箭,符号数据标箭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必是。【课堂练习】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关系。画出下面图形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的比拼,加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对绳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绳的拉力B.甲队对绳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绳的拉力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画出图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核桃夹,当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有关。【达标练习】一、单选题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压力D.拍手时,左手对右手拍打的力与右手对左手拍打的力俗话说“以卵击石”,卵破碎的施力物体是A.人B.手C.卵D.石如图所示的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其中正确的是A.图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B.图中,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C.图中,物块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斜面上滑D.图中,物块以某一速度沿粗糙斜面上滑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则与的大小关系为A.B.C.D.无法确定二、作图题图中物块正水平向左滑动并压缩弹簧,在O点画出物块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是一个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排球,请画出排球受力的示意图。参考答案【课堂合作探究】例1C例2A【课堂练习】1.略2.略3.D4.略5.力的作用点【达标练习】1.A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故选:A。2.C解:A、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向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车轮上,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压力,分别作用在人和地球上,但是二力方向相同,二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符合题意;D、拍手时,左手对右手拍打的力与右手对左手拍打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以卵击石”,卵破碎的施力物体是石头;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深入理解力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C解:A、图中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图中多余,故A错误。B、图中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接触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图中支持力和重力方向都错误,故B错误。C、物块沿光滑斜面上滑,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作用点在物体重心,因为斜面是光滑的,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C正确。D、图中物块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接触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不受拉力F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5.C解: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7.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力-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课课件.pptx 《7.1力》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