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点归纳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考点归纳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要点归纳
1.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常见的(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石、石油等;沙漠、石山也是自然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自然资源形势严峻主要原因:人均不足,人口仍在增长;许多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枣庄没有的自然资源石油与地热。2.我国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也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当前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仍不断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不断增加。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由多到少依次是草地、其他、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特点:类型齐全,草地比重最大,林地和耕地偏小;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地区分布不均。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四川盆地)和低缓的丘陵(辽东、山东、东南丘陵)。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以旱地为主(东北与华北平原,位于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南方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地区)。土地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全国土地日—6月25日。3.我国主要(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分布特征: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南水北调),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最不合理是华北地区(地多水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浪费和污染严重?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人口多,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节水标志的圆形代表地球,其寓意是节水需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华北与西北地区:东线从扬州江都沿着京杭运河输水;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输水到天津和北京;西线直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自南向北联结起来。4.农业概况: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西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东部(季风区)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农业的四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大致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耕地类型水田,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甘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三熟。北方:耕地类型旱地,主要农作物小麦、花生、大豆、甜菜。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与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热量)。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三大林区(环境与经济效益):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第一大林区)、东南林区(横断山脉)、西南林区(东南丘陵)。西南和东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牧业的分布有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著名畜种分别是: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西藏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新疆细毛羊、伊利马。渔业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四大海洋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我国最大渔场是位于东海的舟山渔场。5.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我国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外,农业生产还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产习惯、国家政策、市场(城郊种植花卉蔬菜等)等社会经济条件。气候干旱、地形较平坦、草原广阔—牧业;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渔业(我国东部地区淡水渔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是大陆水域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种植业;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林业。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位于第二阶梯)、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五大商品棉基地: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淮北、江汉平原、新疆南部。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商品棉基地是江汉平原。粮食作物呈“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明显的“南甘北甜”分布特点。我国南北方都有较大种植面积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是长江和珠江三角洲。走现代农业之路: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高效农业(人多地少要解决粮食问题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6.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是重工业(采矿、钢铁、机械、电力、化学、汽车、造船、石油加工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是轻工业(钟表、食品、纺织、家电、服装工业)。我国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是沿海地区,也集中了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四个工业基地)和长江沿岸两大工业地带。四个工业基地特点或发展特征: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鞍山为工业中心);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工业中心);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工业中心);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工业中心;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工业中心与工业部门的组合: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宝山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南京的电子电器工业等。7.高新技术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迅速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重大;成本中用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所占份额大;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此外能源、原材料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或者说: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科技投入的含量大产品更新换代快。高新技术产业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东部沿海的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环渤海;西部地区在陇海沿线发展了西安—杨凌高新区)。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最主要因素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即知识和技术;或者是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地区差异: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 8.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火车)、公路运输(汽车)、水运(船舶)、航空运输(飞机)、管道运输。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河运与海运)。内河干流航线多沿东西方向延伸,支流航线多沿南北方向延伸;南方的内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内河航运有长江(第一,黄金水道)、珠江、松花江、京杭运河(自南向北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居第二位)。海洋运输:沿海航线有北方航线(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线(广州、香港为中心);远洋运输以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广州、湛江等沿海港口为主要进出口岸。航空运输: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熟记“三横五纵”南北向:京沪线(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京九线(北京-南昌-深圳-香港)、京哈(北京-秦皇岛-沈阳-哈尔滨)—京广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焦柳线(焦作-柳州)、宝成(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东西向:京包(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包兰线(包头-银川-兰州)、陇海(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湘黔(长沙-贵阳)—贵昆线(贵阳-昆明)、青藏线(西宁-拉萨)。重要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京广线与湘黔-浙赣线)、成都和兰州(经过的铁路线)。跨越长江干流的铁路干线自东向西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与成昆线。我国最长的东西铁路干线是陇海-兰新-北疆线。我国的海港城市自北而南有秦皇岛、大连、天津、青岛、南通、上海、宁波、福州、汕头、香港、湛江、海口、三亚。铁路干线与港口组合:京哈线-秦皇岛,哈大线-大连,京沪线-天津与上海,京九线-香港。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速度、运量、价格等因素。从运输价格上看航空最高,水运最低。从速度上看:航空最快,水运最慢。从运量上看航空最小,水运最大。货运时,贵重或急需而又数量小路程远的货物,多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且数量不多短途,多用公路运输(一吨活鱼从密云水库运往北京城区);大宗笨重的货物且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和水运运输。受天气条件影响最小且运输量大连续性强的是铁路运输。从门口到门口,云量少且灵活的是公路运输。大量气体或液体运输选管道(西气东输)。9.传统民居的形成主要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中东首都多哈的房屋墙厚窗小色浅就是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我国北方民居院落开阔,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墙厚窗小(冬季低温,保温)。南方民居:院落较小,墙薄窗大(夏季高温,散热),屋顶坡度大(降水多,便于雨水流泻)。傣家竹楼: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炎热,潮湿)。陕北窑洞:(气候干燥,冬季低温)。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北方吃面食(种小麦);南方吃米饭(种水稻);新疆等地以肉奶为主(牧区);北方饮暖性的红茶和花茶(低温);南方饮绿茶(炎热)。服饰与地理环境:藏袍(气温日较差很大);蒙古族毛皮服饰(牧区)。民俗旅游:黎族—竹竿舞;傣族—泼水节;汉族—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赛龙舟。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长城、北京故宫、丽江古城、承德避暑山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山东省的孔庙孔府孔林,明孝陵、莫高窟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平遥古城、庐山、黄山、泰山等);(自然遗产有:三江并流、九寨沟、武陵源、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黄山、泰山等)。既是自然遗产又是文化遗产的有: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黄山、泰山。10.节日与意义整体归纳: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至28日。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6月25日。秦淮-淮河一线的界线:(1)我国一月份0摄氏度的等温线(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3)我国年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即水稻和小麦主产区分界线(6)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