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兴华教育集团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初试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兴华教育集团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初试题卷

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兴华教育集团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初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卷Ⅰ
说明:本卷共一大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每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反映在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
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①陈独秀在阅读《新青年》杂志
②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内容
③报纸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文章
④街上在传唱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4.
近代化,在中国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以下事件直接推动中国向民主政治转型的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是
A.武昌楚望台原址
B.南昌起义指挥部
C.黄埔军校旧址
D.中共一大会址
6.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找到了以下的图片,其中不适合的是
A.
B.C.
D.
7.《世界文明史》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A.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
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
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8.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事件。由此可知,该事件应发生在
A.
局部抗战时期,正面战场
B.
局部抗战时期,敌后战场
C.
全面抗战时期,敌后战场
D.
全面抗战时期,正面战场
9、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图一有助于我们了解


?                图一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10.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一句话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
D.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是
A.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在全国完成土地改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下列能充分显示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历史事件有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图二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
断其主题是
“别了,雅尔塔”——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普京出手不凡的举措
风云际会看东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图二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5.
对于图三《坚定四个自信》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道路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理论自信,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制度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坚定四个自信,还需坚持党的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图三
16.新华社北京2020年10月1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这一要求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发展教育事业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发展教育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7.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我国某少数民族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②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③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④坚持了创新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列新闻事件与解读一致的是
序号
新闻
解读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
扩大了资源开发的范围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全民守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习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作出重要指示
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
坚持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针对“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内容开展小组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依法行政
20.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目标有利于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政治理念
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④坚定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卷Ⅱ
说明:本卷共一大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二、非选择题
21.
(10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
南昌起义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分)
(2)图2反映的新道路的开辟与图4有何历史联系?(3分)
(3)结合图片反映的史实,论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观点
的正确性。(4分)
(10分)回首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传唱着一首歌《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当时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军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
材料二:图说历史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两个事件各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面对民族危亡的不断加深,亿万中国人民逐步凝聚起来,形成了举国御侮的波澜壮阔的震撼局面,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和转折。”
????
????????
——周兴茂《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3)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2分)
23.(10分)40年春风化雨,40年风雷激荡,深圳特区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速度】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1)图①、图②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2分)
【深圳奇迹】
从当年祖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到如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奇迹。辉煌奇迹靠的是
“大胆试、大胆闯”的拓荒精神,
“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和“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实干作风。
(2)40年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创造了深圳奇迹。请说说改革和创新之间的关系。(4分)
【深圳未来】
深圳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拼搏奋斗出来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心怀梦想,以深圳为家,挥洒汗水,施展才华;专注工作,致力创新,他们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创造着特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3)深圳建设者是深圳未来的依靠和力量。根据材料,青少年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哪些有益的启迪?(4分)
24、(10分)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中国,需要你我共同的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务办事要严格按照规范,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要提高政府为民办事效率,让老百姓办事更便捷,同时欢迎群众监督”。
(1)材料一反映了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奉行哪一基本准则?(1分)根据材料分析政府和人民的关系。(4分)
材料二:某市政府、市委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通报了市级机关“万人评议”的结果。在回收的10312份评议表中,尽管满意率达99.3%,但群众也提出了6948条批评意见和建议。
(2)材料二表明公民通过哪种方式行使民主权利?(1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分)
材料三: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共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587人,追回赃款95.41亿元。“百名红通人员”目前到案51人,超过半数。这标志着我国追逃追赃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1分)请结合材料,说说这一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2分)
25.
(10分)群策群力扶贫济困,同心同德全面小康。读小明同学编写的脱贫攻坚板报,回答问题。
(1)写出党和政府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所体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2分)
(2)从发展的根本目的角度,分析“扶贫路上,一个不能少”的原因。(4分)
(3)结合三则信息,归纳上述地区脱贫致富的秘诀。(4分)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兴华教育集团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初试题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C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C


B
B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
(1)中共一大的召开(1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分);
(2)中国共产党在正确革命道路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3分)
(3)图三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坚强领导力量;1927年中共发动南昌起义,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军队(工农武装);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共的诞生使中国有了新的革命目标,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分,写出两点即可)
22.
(1)组建国民革命军,(1分)进行北伐战争。(1分)
(2)九一八事变(1分)、西安事变。(1分)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23.
(1)图①反映了2015-201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增长速度趋缓。(1分)图②反映了2015-2019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总体下降,已到最富裕状态。(1分)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创造深圳传奇。(4分)
(3)个人素养的角度: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创新、实践的角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精神的角度: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中国梦的角度: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写出两个方面得4分)
24.
(1)依法行政(1分);关系: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2分);人民监督政府。(2分)
(2)民主监督(1分);人民当家作主(1分)。
(3)依法治国。(1分)材料三中“追回外逃人员3587人,追回脏款95.41亿元”体现了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2分)
25.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理念(2分)。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2分)。“扶贫路上,一个不能少”有利于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分)。
(3)信息一中“深圳对口援助毛南族自治县”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信息二中“贵州探测出一条融合大数据、实现以信息化培育新功能、用驱动能推动新发展的道路”体现了推进科技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信息三中
“宁夏固原市坚持党建引领”体现了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作用。(任意2点,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