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材学习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材学习清单

资源简介

八下《道德与法治》2021年春新版教材知识学习清单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P4)
社会主义制度
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5、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6、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4)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8、★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P6)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P7)
(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10、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7、P9)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12、中国人权的特点?(P8)
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13、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
(1)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10)
总述: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①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方面)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方面)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方面)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方面)
?【教材活动题答案】
1.教材第2页 运用你的经验:
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答案】表示对人民英雄永远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他们英勇斗争的胜利果实,他们的斗争精神和丰功伟绩千秋永照,万古长存。
教材第3页 运用你的经验:
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宪法序言是我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的序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涵,是我们正确理解宪法,准确适用宪法,指导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重要依据。
  宪法序言如实地记载了1840年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及其成果,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经验。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具有的共同认识,是理解我国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民族政策等一系列重大宪法问题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劳动成果的。
 【答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予以确认奋斗成果,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
2.教材第5页 探究与分享:
以上四幅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答案】公民通过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和选举人大代表等途径和形式。
3.教材第6页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积极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关注国家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教材第7页探究与分享:
(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答案】(1)分别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劳动权。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并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实现的。
(2)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棚户区改造工程、发展均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等。
5.教材第9页 探究与分享:
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答案】网上办理、网上服务可以提高办事效率,省时省力省事,方便群众办事,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6.教材第9页 探究与分享:
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法院为公民的方便着想,前往柯先生所在地开庭办案,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尊重、维护和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7.教材11页 拓展空间: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你希望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答案】(1)国家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有利于全体公民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有利于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等。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劳动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制定创业优惠政策,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发展条件等。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