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3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3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重农主义”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2.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的认识产生源于(  )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3.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4. 明史记载,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之后又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清史记载,“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它们所反映的共同趋势是(  )
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中央君权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科举制的完善
5.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第三幅图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6. 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进士做上高官,是因为政府(  )
A.废除行中书省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7. 清朝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形容的是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回顾历史,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D.“闭关锁国”政策
8. 正确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C.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罪恶制度
9. 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吗(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汉朝
10.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注重考查诗赋
B.采用八股取士
C.打破门第限制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11.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 明朝时,有人恭维皇帝“为世作则”,因为古汉语中“则”与“贼”同音而遭斩;清朝时,有人因写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统治者认为是在讽刺朝廷而被杀。这反映了当时(  )
A.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的现象
B.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现象
C.统治者设立廷杖制度的现象
D.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现象
13. 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14. 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
①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②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③使得中国更加闭塞停滞????????? ④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15. 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是什么行政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唐朝哪位帝王将其完善?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两句诗是雍正帝统治时期一位进士写的,后来他被斩首。
材料二 胡中藻,乾隆六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帝密令广西巡抚卫哲治将胡中藻任广西学政时所出的试题及与人唱和的诗文并一切恶迹,严行查出。三月,乾隆帝召集群臣,撮举胡中藻《坚磨生诗钞》诗句,说其“悖逆诋讪怒望之处甚多”,如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及试题“有乾三爻不像龙”的试题。次月结案,胡中藻被处斩。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夺朱非正色,野种亦称王。”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他”为什么被斩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文字狱的起因。
(3)清朝文字狱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4)如何评价文字狱?
18.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BBD 6-10BCCCB 11-15DDDCB
二、非选择题
16. (1)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2)三省六部制。隋朝。唐太宗。
(3)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17. (1)统治者认为“明”暗指 “明朝”,“清”影射“清朝”,这两句诗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于是便把“他”处死了。
(2)有人具有反清的思想;统治者断章取义,制造冤狱。
(3)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4)文字狱是君主集权空前加强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18. (1)韩非子
(2)秦;焚书坑儒汉: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太学,推行儒家教育。
(3)任用贤才,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善于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4)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秦朝;废除:明朝。
(5)军机处。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6)辛亥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