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社会法治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开学测试社会法治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社会法治试题答案 2021.1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B
B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A
A
C
C
B
B
二、非选择题
21.(10分)(1)改革开放。(2分)
(2)从“共享发展成果”和“创新”两个角度答题,每个角度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不结合材料相应扣分。(4分)
答案示例: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黄杜村帮扶贫困地区有利于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⑤用创新理念引领脱贫;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创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3)黄杜村帮扶贫困地区发展白茶产业,把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结合在一起,进行生态扶贫。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或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不结合材料相应扣分)
22.(1)①打造公园路文化街区有利于保护温州的文化遗产,提升温州市民的文化自信;②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共享发展成果;③有利于丰富温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④有利于温州经济的发展等(答出3点得6分)
(2)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何引领温州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刷脸技术的应用体现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等(从创新的作用和创新的重要性方面回答,3点6分)
(3)①“问计于民”栏目的设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的民主,这体现了主体广泛的特点。③“问计于民”栏目有利于促进公民广泛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方认真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2点4分)
23. (1)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4分,任意写出2点即可)
(2)全国各界人民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4分)
(3)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秋收起义失败后,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6分)
24.(1)A\C
(2) (3)(6分)本题采用分层评价,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量表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
水平4
能从“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两个方面来论证“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并能结合“日本的侵略和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人民支持抗战”等多个史实,做到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表达清晰。
5-6
水平3
能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论证,但史实例举较少,论证较为简单,逻辑关系不严密。
仅从一个方面来论证,但例举了多个史实,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表达清晰。
3-4
水平2
仅从一个方面来论证,但史实例举较少,论证较为简单,逻辑关系不严密。
1-2
水平1
没有应答;应答与题目无关;简单地照抄材料。
0
答案示例: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过程和结果都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又通过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大轰炸、三光政策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的侵略行径和滔天罪行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抵御外侮。
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全名族空前团结起来: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游击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支持抗战等;正是因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抗日战争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战争中都经历了失败,而抗日战争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正是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空前团结。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25.(1)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开展了土地改革
(2)政策是否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国情,1957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文化大革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违背基本国情都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证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的观点是正确的。
(3)社论言之有理即可如:共和国百年华诞,理由:新中国诞生100周年;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理由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