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7课新课导入天龙八部片段新课导入看了《天龙八部》视频片段,大家回想一下里面的男主角乔峰是北宋人还是契丹人?《天龙八部》主要围绕着乔峰寻找自己真实身份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乔峰为什么这么执着的纠结自己是北宋人还是契丹人?目录壹贰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叁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崛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重点)2掌握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争,以及澶渊之盟的内容和影响。了解北宋和西夏之间和战的基本史实。(重点+难点)3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壹契丹族与党项族一、契丹族与党项组相关史事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正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是389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经过约500年的发展,到唐朝时,契丹已逐渐强大起来。一、契丹族与党项组探索新知(1)契丹族的兴起:①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②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③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2)契丹政权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1、契丹族(2)契丹政权的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一、契丹族与党项组探索新知(1)党项族的兴起:①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②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2)西夏政权的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2、党项族(3)西夏政权的巩固: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一、契丹族与党项组总结归纳对比项目契丹族党项族建立政权的名称契丹或辽西夏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元昊政权建立时间10世纪初11世纪前期都城上京临潢(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兴庆府(今宁夏银川)3、契丹族与党项族对比一、契丹族与党项组相关史料西夏王朝的符牌用以证明持牌者的身份和所负使命,一般由两个能套合在一起的圆形铜牌组成。西夏符牌西夏货币贰辽与北宋的和战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辽太宗时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祖晚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太宗即位后宋真宗时-战澶渊之盟:①内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②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真宗时-和辽太宗时宋太祖晚期宋太宗即位后宋真宗时-战澶州之战:①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②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二、辽和北宋的和战探索新知宋真宗时-和二、辽和北宋的和战问题思考如何看待澶渊之盟?1、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使辽不仅安然脱险,而且还得到了岁币。2、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开启了辽和北宋之后长期的和平局面。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二、辽和北宋的和战相关史事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石敬瑭以割让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叁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三、西夏和北宋的关系探索新知战争(1)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2)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议和(1)内容: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2)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探索新知1、战:频繁的战争造成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对辽、西夏来说是进攻、掠夺,对北宋来说是自卫、防御。2、和:议和对北宋来说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和平局面的手段。虽然岁币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三、西夏和北宋的关系如何正确评价北宋与辽、西夏的战和问题思考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面对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他的景仰与爱戴。问题思考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课堂小结契丹族契丹族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契丹国的发展党项族党项族的兴起元昊建立西夏政权西夏仿效唐宋制度,发展壮大辽与北宋的和战辽太宗时宋太祖晚期宋太宗时宋真宗时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西夏攻宋宋夏和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巩固提高1.“统一契丹,建立政权,定都上京,尊为太祖”,这句话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A.松赞干布B.元昊C.耶律阿保机D.宋太祖C巩固提高2、元昊学习中原汉族王朝的统治经验,并多方争取宋朝境内的失意士人为自己所用,又和大臣一起模仿汉字创制了西夏文字。这说明()A.西夏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B.西夏经济发展迅速C.宋朝士人地位十分低下D.西夏开始出现文字A巩固提高3、京剧《澶渊之盟》中有句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其中的“寡人”指的是()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徽宗C作业布置请完成对应习题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天龙八部片段.mp4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