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班级: 小组: 姓名:[方法指导]1、根据教学目标,结合问题提示,认真预习,仔细研读教科书,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2、全体同学要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自觉完成导学案。小组长要督促、检查,确保每位同学及时、认真地预习。3、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出。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扼要点评。[教学目标]1、说出农业的组成和农业的重要性。2、运用资料,联系实际解释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差异。3、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和态度,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用事实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现代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自主学习]一、民以食为天1、农业的概念:利用 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 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2、农业的分类:农业分为 、 、 、 等部门。3、农业的作用:农业为人类提供衣、食、住等 ,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 和 ,它是国民经济的 。4、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二、农业的地区差异1、南稻北麦 (界线: 岭—— 河)地 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气 候 温带季风 热带、亚热带季风熟 制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三大棉区2、东耕西牧 (界线: 毫米的等降水量线)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地 区 农业生产类型 原 因东部地区西部地区3、形成农业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各地具有不同的 条件和 条件。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1、大力发展 的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2、根据不同的 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 ,调整 。[合作展示]1、举例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实际解释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根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则,说说我们家乡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检测反馈] xkb1.com1.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A.种植业 B.林业C.牧业 D.渔业2.读“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图”,小麦主要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 B.秦岭-淮河以北C.秦岭-淮河以南 D.西南地区3.读“我国棉花生产分布图”,棉花主要分布在( )A.秦岭-淮河以北 B.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丘陵C.华北平原、淮北和新疆 D.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4.以下为油菜、冬小麦、茶叶、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示意图,说法是正确的是(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茶叶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C.①茶叶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茶叶③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5.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A.冬小麦 B.甜菜C.棉花 D.甘蔗6.根据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的原则连线(1)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a.牧业(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b.林业(3)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 c.渔业(4)河湖较多 d.种植业[效果评价] 优( ) 良( ) 中( ) 差( ) 评价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