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53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53张PPT+教案+导学案+素材)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编号
课题名称
3.1公民基本权利
授课时间
2021年3月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初二
第一课时
以下为手写修改补充
考试大纲描述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公民权利》里的第一课,从公民角度,阐释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本课分为三目,第一目分析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目分析人身自由,第三目分析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通过学习,能够对公民基本权利有所认识,以及明白它们各自的意义。
学情分析
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对哪些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拥有这个权利的条件比较陌生,因此突破这个难点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及其意义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2.人身自由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及其意义?
3.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4.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重点
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及各自的意义。
难点
能够熟记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权利,以及区分其他基本权利。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
以下为手写修改补充

观看视频《宪法与我们的一生》,视频提及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你知道公民还有哪些权利?

探究一
政治权利和自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你听说过“政治权利”这个词语吗?对此,你了解多少?
材料一: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公民而言有何意义?
材料二:1月22日,温州瑞安一网民在百度贴吧发文,称自己刚从高风险地区回来5天,头晕并且一直咳嗽。网友建议其赶紧去医院检查,其表示自己正月还买了两场电影票,看了电影再去检查。该贴被网友截图发至微博,引发大量关注和担忧。经查,该网民陈某(男,31岁,温州瑞安人)并未离开过温州且无肺炎相关症状,出于引起网友关注和“恶作剧”的心态,在网络上发布了不实言论。该网民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1)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中陈某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
(2)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三:漫画中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二:人身自由
寒假期间,学生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对于防控疫情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恶劣行为。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随意翻看严某写过的信件,并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思考: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说一说人身自由权的的分类以及身边的具体例子
探究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材料一:小明爸爸买了一辆车,每天接送小明上下学。一年后小明爸爸将车按一定的租金租给了一个朋友,又过了半年,小明爸爸把车卖给了他的朋友。
思考:小明爸爸处理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材料二: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6)》。资助政策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读完简介后,三位同学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
肖同学说:我们正在长身体。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负担所需资金。
范同学说: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这真是好消息!
金同学说: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还有生活补助费呢!这下好了,爸爸妈妈供我上学的经济压力大大减轻了。
思考:从上述同学的对话中,你获得了哪些关键信息?并结合材料思考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生相互讨论学习心得与困惑,教师点评与总结

1.
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③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④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外,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小铭向环保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行使的权利是(
)
A.自主选择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受教育权
3.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
B.生命健康权
C.教育权
D.劳动权
4.
某债权人在索要欠款无果后,伙同他人非法拘禁欠债人52小时。目前欠债人已被警方救出,涉嫌非法拘禁他人的债主及其三个朋友被批准逮捕。这说明(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非法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③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④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不受任何约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体现了我国保护公民的(
)
A.姓名权
   B.人身自由
C.隐私权
D.名誉权
6.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为的有(
)
①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 
②毁弃他人的信件 
③擅自拆阅他人信件 
④公安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检查罪犯的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①言论、出版自由
②游行、示威自由
③接受教育的自由
④集会、结社自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下列不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是(

A.
个别同学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
B.
商场保安强行检查小张的书包
C.
抢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D.
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起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八下
3.1
公民的基本权利
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第_______组
3.1
公民基本权利
【学习目标】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及其意义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2.人身自由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及其意义?
3.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4.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新课导入】观看视频《宪法与我们的一生》,视频提及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你知道公民还有哪些权利?
【探究案】
探究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你听说过“政治权利”这个词语吗?对此,你了解多少?
材料一: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公民而言有何意义?
(
)
材料二:1月22日,温州瑞安一网民在百度贴吧发文,称自己刚从高风险地区回来5天,头晕并且一直咳嗽。网友建议其赶紧去医院检查,其表示自己正月还买了两场电影票,看了电影再去检查。该贴被网友截图发至微博,引发大量关注和担忧。经查,该网民陈某(男,31岁,温州瑞安人)并未离开过温州且无肺炎相关症状,出于引起网友关注和“恶作剧”的心态,在网络上发布了不实言论。该网民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1)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中陈某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
(
)(2)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三:漫画中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
探究二:人身自由
寒假期间,学生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对于防控疫情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恶劣行为。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随意翻看严某写过的信件,并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思考: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
)
说一说人身自由权的的分类以及身边的具体例子
(
)
探究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材料一:小明爸爸买了一辆车,每天接送小明上下学。一年后小明爸爸将车按一定的租金租给了一个朋友,又过了半年,小明爸爸把车卖给了他的朋友。
思考:小明爸爸处理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
)
材料二: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6)》。资助政策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读完简介后,三位同学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
肖同学说:我们正在长身体。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负担所需资金。
范同学说: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这真是好消息!
金同学说: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还有生活补助费呢!这下好了,爸爸妈妈供我上学的经济压力大大减轻了。
思考:从上述同学的对话中,你获得了哪些关键信息?并结合材料思考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
)
当堂检测
1.
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③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④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外,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小铭向环保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行使的权利是(
)
A.自主选择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受教育权
3.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
B.生命健康权
C.教育权
D.劳动权
4.
某债权人在索要欠款无果后,伙同他人非法拘禁欠债人52小时。目前欠债人已被警方救出,涉嫌非法拘禁他人的债主及其三个朋友被批准逮捕。这说明(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非法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③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④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不受任何约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体现了我国保护公民的(
)
A.姓名权
   B.人身自由
C.隐私权
D.名誉权
6.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为的有(
)
①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 
②毁弃他人的信件 
③擅自拆阅他人信件 
④公安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检查罪犯的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①言论、出版自由
②游行、示威自由
③接受教育的自由
④集会、结社自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下列不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是(

A.
个别同学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
B.
商场保安强行检查小张的书包
C.
抢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D.
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起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
6(共53张PPT)
观看视频《宪法与我们的一生》,视频提及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你知道公民还有哪些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学习目标: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及其意义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2.人身自由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及其意义?
3.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4.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快速翻阅3.1,看看本课讲了几大类公民的基本权利?
名词解释
公民基本权利是指:
公民权利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通常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
宪法确认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依照宪法的规定,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黑色加粗小标题)
1.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人身自由
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④宗教信仰自由
⑤平等权
⑥遵守宪法和法律
①②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⑥
C
义务
小云爸爸妈妈工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散步。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①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__权。
②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_权。
③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___权。
④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___权。
受教育
被选举
劳动
物质帮助
----文化教育权利
---政治权利
经济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探究新知

、政治权利和自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你听说过“政治权利”这个词语吗?对此,你了解多少?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一: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
(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公民而言有何意义?
是公民的最基本政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笔记区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
①中国公民;
②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重要性(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③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
管理社会的基础 
④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外,我国公民都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C
材料二:1月22日,温州瑞安一网民在百度贴吧发文,称自己刚从高风险地区回来5天,头晕并且一直咳嗽。网友建议其赶紧去医院检查,其表示自己正月还买了两场电影票,看了电影再去检查。该贴被网友截图发至微博,引发大量关注和担忧。经查,该网民陈某(男,31岁,温州瑞安人)并未离开过温州且无肺炎相关症状,出于引起网友关注和“恶作剧”的心态,在网络上发布了不实言论。该网民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1)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中陈某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
(2)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2、政治自由
(1)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材料中陈某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
(2)这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陈某因散布疫情谣言被拘留的行为是滥用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是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他们的行为已经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伤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治安稳定。
政治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但没有绝对的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笔记区
2、政治自由
(1)内容
(2)意义: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①言论、出版自由
②游行、示威自由
③接受教育的自由
④集会、结社自由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3、监督权
漫画中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真实举报受保护,诬告陷害需担责。
根据下面图片思考,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举报内容要真实
遵守法律
公民通过哪些途径或方式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
以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人民代表反映……
以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主管部门反映
以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新闻媒体曝光
笔记区
3、监督权
注意: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④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①主体:公民
②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③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小铭向环保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行使的权利是(
)
A.自主选择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受教育权
C
政治权利和自由
权利内容
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是公民的最基本政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监督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权利,其各自内容和意义?
归纳整理
二、人身自由
寒假期间,学生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对于防控疫情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恶劣行为。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随意翻看严某写过的信件,并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人身自由
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严某的那些基本权利收到了侵犯?
违法。严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受均到了侵犯。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
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严某的那些基本权利收到了侵犯?
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注意: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最首要的权利。
内容: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笔记区
人身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查、以其他方式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某债权人在索要欠款无果后,伙同他人非法拘禁欠债人52小时。目前欠债人已被警方救出,涉嫌非法拘禁他人的债主及其三个朋友被批准逮捕。这说明(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非法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 
③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④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不受任何约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包括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
姓名权、隐私权等。
①名誉权:名声,如起侮辱性绰号
②荣誉权:称号、奖章。如劳动模范、三好学生等。
③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照片或是丑化,偷拍他人照片以进行人身攻击
④姓名权:盗用,冒用
⑤隐私权:个人信息
人格尊严权
说说我们身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家庭方面
学校范围
社会侵害
如同学偷看日记、信件、传播个人信息、手机偷拍等
如家长翻看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聊天内容,偷听电话等
如非法收集他人信息、偷拍、监视器、看病侵权问题等
检测:侵害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形式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用文章、漫画、不文明动作等贬损他人,或者谩骂、取笑他人
马雷窃取了同学秦哲凯的大学邀请信,同时以秦哲凯为名拒绝接受邀请,并推荐了他自己。
监视、窥探他人私生活,私拆他人信件,偷看日记。
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将照片放在橱窗展览。
丑化、玷污他人肖像。
高某多次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并给予两次晋升工资的奖励。后来,因揭发厂长有经济问题。该厂长宣布取消高某省劳模称号,取消其励的工资。
荣誉权
肖像权
名誉权
名誉权
姓名权
隐私权
宪法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侵入公民的住宅。
3、住宅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调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体现了我国保护公民的(
)
A.姓名权
   B.人身自由
C.隐私权
D.名誉权
3.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
B.生命健康权
C.教育权
D.劳动权
B
A
人身自由
最基本、最重要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和秘密受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外)
归纳整理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小明爸爸买了一辆车,每天接送小明上下学。一年后小明爸爸将车按一定的租金租给了一个朋友,又过了半年,小明爸爸把车卖给了他的朋友。
思考:小明爸爸处理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财产权。占有、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公民的所有财产,非法财产不受保护
笔记区
1、财产权
劳动权
重要性(意义)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劳动权
笔记区
3.物质帮助权
对象:年老、疾病、丧失
劳动能力的公民
措施: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医疗卫生事业……
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资助政策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政策。三位同学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
我们正在长身体。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负担所需资金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这真是好消息!
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还有生活补助费呢!这下好了,爸爸妈妈供我上学的经济压力大大减轻了
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体现对公民爱教育权的保障。
小组讨论: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措施:制定义务教育制度、
制定资助政策
(1)含义:宪法规定,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重要性(意义、作用):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国家采取的措施: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等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4、受教育权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帮助公民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
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培训人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等。
表彰科学研究
修建阅览室
组织艺术表演
5.文化权利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我国公民还享有: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其他基本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的权利
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1.“扒衣、群殴、晒不雅照片和视颊……近年来,全国各地顺发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党和国家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严惩校园欺凌犯罪。”针对上述材料,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如下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丽丽:校园欺凌事件侵犯了同学的隐私权、名誉权和肖像权等,是违法行为
②小童:在校学生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③小明:党和国家严惩校园欺凌犯罪,说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不受法律保护
④小刚:严惩校园欺凌和暴力,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2.某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举行了“权利知识知多少”竞赛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有关权利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同学:“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B.
乙同学:“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是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C.
丙同学:“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
丁同学:“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
感谢各位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