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标要求:2.3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本课为全书的落脚点,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材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说明当代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特征。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涉及面广,教材内容高度浓缩。本课内容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承担的历史使命、包含的重要内容和在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论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符合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思想的深化,明确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情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一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逐渐增强,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也逐步增强。但他们对新教材的体系感是比较差的,再加上心智上普遍不成熟,三观也未正式形成,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本课时精心选择恰当典型案例,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积极的议题式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辨识、分析、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感,理解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国情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发展的,提高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明确青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框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创造者的信心。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论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使学生认同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体会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学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增强科学精神学会辩证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新时代的关系。增强学生认同党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评价目标】(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2)理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3)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理解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4)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出发,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难点:(1)如何理解我国的最大实际和基本国情。(2)如何理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教法学法】教法:议题式教学法本框总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围绕总议题设置三个分议题“新时代”“新矛盾”“新担当”。课堂教学流程为见证新时代、理解新时代、担当新时代三大模块。见证“新时代”让学生通过数字、图片、成就等感受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政治学科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引导学生用证据说话,强化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学科核心素养。理解“新时代”板块通过合作探究调查等理顺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理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引导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分析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感悟到生活在新时代的幸福感、满足感。担当“新时代”板块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回归,致敬新时代,自觉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从我做起,知行统一。学法:案例探究法问题导学习法总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意味着什么?”围绕总议题引导学生设置层层推进的问题形成逻辑性强的问题链,本节课的问题链为“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如何界定(是什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什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如何做),通过鲜活的案例合作探究和问题链导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投入度和参与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也很好的贯彻了思政课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课时安排】本框包含三目,建议安排1课时。第一目“新时代的科学内涵”,阐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分析了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历史定位和重要意义;第二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但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第三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阐述了新时代我们还面临问题、难题和挑战,必须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在实践中奋勇开拓。【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展现新时代中国魅力、济南美丽的综合资料(图片、音像资料、数据信息、个人感悟);组织学生观看《社会主义有点潮》和《我们走在大路上》相关视频片段;教学PPT及学历案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课前播放歌曲视频《中国迈进新时代》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围绕这一总议题展开探索,课前我为大家下发了议题卡,请大家认真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见证新时代,从感受家乡变化开始。首先,请同学们我们展示他们小组的探究成果《魅力泉城》。感谢的精彩分享。通过他的成果展示,我们感受到了身为大济南人的骄傲和自豪。济南的变化只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从国家层面来看,你还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还有哪些成就?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归纳:新时代,新成就。通过分享,我们能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方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医疗,法治、环保、经济发展等等,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做出时代变得判断的重要依据——即实践基础。习近平主席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定方位。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意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43页和学历案51页情景分析,完成52页的两个问题整理。【分议题一●走进新时代】交流分享1:见证新时代走进魅力泉城情景一 同学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体现。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注:总体小康)。这一目标已经顺利完成。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目标,其中第二步是:到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十九大召开之际,我国正处在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继续奋斗之时。 同学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习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点燃了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激情。我们都是奋斗者,我们都是追梦人!同学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彰显了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实力和能力。???探究活动(一):结合同学们讨论发言,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五个战略定位”。???1.从“历史脉络”的角度,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从“实践主题”的角度,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从“人民性”的角度,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从“民族性”的角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从“世界性”的角度,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二)概括“新时代”的内在逻辑和意义: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对新时代内涵的科学分析,我们可以做出以下两个结论:结论一:这个时代不是别的什么时代,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一新时代有着十分确定的、科学的丰富的内涵,是具有实践依据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来说,也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结论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分议题二●探究新时代】过渡语:新时代,解锁新需求。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你有什么新期待?交流分享2:奋斗新时代,你有哪些新期待?小组成果展示《新时代,你有什么新期待吗》校园采访视频,归纳广大师生需要发生的新变化。从而得出新时代,人们对社会、国家、自己的未来都有了新期待。教师分析:通过调查分享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需要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对未来也有了更多期许。这是社会发展中主要矛盾变化的表现。为了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内涵,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观看视频《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结合视频和教材P45页“相关链接”,小组探究: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如何把握“变”与“不变”(为什么)3、如何应对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怎么样)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如何理解“不平衡”“不充分”如何理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不变”?1.社会是往前发展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2.虽然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如何应对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怎么样)从“变”的角度——做到“一个着力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不变”的角度——做到“三个牢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幸福线。结论三:面对新矛盾,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解释: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分议题三·担当新时代】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教材46——47页)请结合学历案情景二,总结讨论完成:为什要一以贯之,怎样做到一以贯之。原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怎样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是一场空想;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做到这三个“一以贯之”,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总之一句话,新时代,要继续奋斗。发展不止,奋斗不息。本节课知识梳理:【议题三●担当新时代】三个“一以贯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政党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担当?课堂的最后,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一群人身上,看看给出的选择。???????合作分享3:担当新时代致敬最美“逆行者”2020年的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不曾想,新型冠状病毒的“闯入”,引发了一场全民“战疫”。疫情面前无数“逆行者”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不辞辛苦地奋战在救治患者和防疫抗疫第一线,为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了“生命安全墙”……探究活动3:这些最美“逆行者”最感动你的是什么?体味新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填写议题卡,各组派代表回答,升华情感。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鼓励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新时代,新使命。同学们的时代议题卡都填写特别好,特别令人动容,令人心潮澎湃。课堂的最后,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抗疫故事,这张照片拍于10月23日下午学校阶梯教室抗疫表彰大会。我有幸接受了表彰,拿着这本鲜红的证书,我心中即惭愧又高兴。惭愧的是我没有你们分享的抗疫英雄那么伟大,高兴的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的付出也同样有意义。同学们,新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就是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去努力做最好自己,去担当,去奋斗,去拼搏,用行动践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让我们一起用行动书写新时代最美的青春华章!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oc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ppt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评测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