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备课组教师余老师班级学生日期:上课时间:主课题:阳光教学目标:1、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2、知道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更容易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辐射,会鉴别光源。3、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光的传播速度大小,了解光在其它介质的传播速度4、知道阳光的色散现象5、知道太阳光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作用、危害和应用;教学重难点:1、不同颜色对太阳热辐射的吸收能力2、光源鉴别3、光的传播4、太阳光的成分教学内容一、热身训练1、运动会上进行跑步比赛,为使计时准确,计时员应在()A、听到发令枪响时即开始计时B、看到运动员起跑时即开始计时C、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即开始计时D、看到发令枪的烟散开始即开始计时2、受到下列电磁波辐射时人体最能感到热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X射线3、下列电器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微波炉B、消毒柜C、电视机D、电冰箱4、在海边游泳时,对人的皮肤伤害最大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X射线5、下列关于空中出现彩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彩虹一定是弧形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D、彩虹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6、下列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性质无关的是()A.将手对着灯光在墙壁上做出各种动物形象B.排队“向右看齐”时,要求只看到右边同学的左脸颊C.掉在地上的碎镜片光芒四射D.用激光瞄准仪进行瞄准7、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斑可能是下列哪些形状()A.三角形B.五角形C.圆形D.方形8、在一次极地考查中,某南极科考队一辆运输车的轮子被冰冻而无法移动,队员们将一桶一桶的开水泼到冰冻的轮子上,可泼上去的开水很快结冰,后将煤渣洒上去后,只用了一天时间,轮子上的冰就熔化了。这是什么原因?9、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由于________。二、知识回顾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的气态球,它以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阳光给地球带来和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2、宇宙中的恒星都和太阳一样都是能的天体,但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宇宙中的所有恒星,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因地球离太阳很远,又远比太阳小,所以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的,地球表面垂直于阳光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几乎是的。3、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是随距离增大而的,这就是为什么离点光源越远的被照面上看起来越的道理。4、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有关,表面深色的物体比表面浅色的物体能。5、象火炬这样由于高温而发光,是。另一类,在发光是温度并不高,如日光灯,是。还有些昆虫和海洋生物能自行发光,如、等,这是由于它们的发光细胞中有一种酶与氧作用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产生的。6、人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使其他光源的光出来。月球本身并不发光,人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在反射。7、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8、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和方向,通常用一条来表示假想的光线。光线实际上是的。9、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千米/秒,又等于米/秒;光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10、白天,在茂密的森林中的地面上,常能见到一些圆形的光斑,那是。取一长硬纸板,中间扎一个小孔,拿在手里放在阳光下离地约1米的地方,并使它与地面平行,观察地面,可以见到一个。当把小孔变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和任意形状时,光斑始终是的。那是因为。这里所说的现象是小孔成像的现象,这个像是的,像随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的增大而。1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各色光按的顺序排列,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是有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的。12、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不同色光经棱镜后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橙光次之……紫光偏折程度,这样就把各色光分离开来,形成色散现象。13、不能再分解的光叫,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下列色光中属于单色光,是属于复色光的是①白炽灯灯光②烛光③红光④绿光14、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做。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形成的光谱叫。太阳光除了可见光谱外,还存在大量的不可见辐射,在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射线叫,在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射线叫。15、阳光主要由、和组成。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和。16、雨后彩虹从外到内色光的排列顺序为:。17、红外线的作用主要是。红外线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加速叶片的,加快植物的。人们制成红外线灯、红外线取暖器,主要用于、、烘烤等。18、人们利用紫外线能制成紫外线灭菌灯,利用能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制成;利用紫外线发出的光能吸引某些昆虫制成。但过多的紫外线对有害,对人特别是人的有害。19、透明体的颜色是有它来决定的。各种色光都不能透过的透明体呈,任何色光都能透过的透明体的颜色是的,通常、等都是无色透明的。20、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各种色光都不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任何色光都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的。混合颜料的颜色是由组成它的颜料决定。三、经典例题例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A.氖光灯(霓虹灯)B.生活在深海中的带鱼C.城市夜晚天空中的射灯光柱D.炽热的电炉丝例2要实验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收辐射热的关系。实验器材: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锥形瓶二只(其中一只用墨汁涂黑)、相同的温度计两支、单空橡皮塞二只,水。(1)此实验中还需控制哪些量相同?(2)实验现象是:(3)实验结论:。例3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请判断下列哪些是光源?(填序号)①光亮的猫眼②晶莹剔透的水珠③眩目的灯光④发光的萤火虫⑤奥运会点燃的火炬⑥璀璨夺目的钻石⑦正在播放影片的电影屏幕⑧金灿灿的奖杯⑨织女星⑩发出生物荧光的深海鱼类例4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可见光谱部分,促使叶绿素的形成主要依靠吸收和的能量,叶绿素形成后,由于它不吸收绿光,所以植物颜色呈。例5种着花卉苗木的温室,把玻璃的颜色换成绿色,植物能生长的好吗?为什么?例6在一块正方形硬纸板上挖一三角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亮斑(正方向/圆形/三角形),这是光的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亮斑(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例7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1)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例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的三原色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的光叠合而成的.颜料的三原色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白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色;(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四、课堂小练1、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是()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21世纪教育网2、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漠中的物体最烫手的是()A、植物B、浅色的子C、动物D、黑色石头3、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A、月亮B、放映电影时的银幕C、彗星D、放电视时的荧光屏4、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月食B、小孔成像C、水中出现的倒影D、人在光照射下有影子21世纪教育网5、下列事例中用到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是()A、用两只眼睛确定物体的位置B、住房装修设计时测量房屋的长宽高C、射击时瞄准D、岸上确定水中鱼的位置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光源只能发出一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途径的直线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7、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玻璃B、水C、真空D、空气8、关于太阳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比较方便B.太阳能安全、清洁,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C.太阳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但无法被人直接利用D.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几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9、红光照在白纸上呈颜色。绿光照在黑纸上呈颜色。红光照在绿纸上呈颜色。10、请解释路灯下人影子的形成原理?当人远离路灯时人影会怎样变化?1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8千米,称为1个天文单位,光从太阳发出投射到地球需要多少时间?12、我国藏族同胞的皮肤为什么比较黝黑?攀登珠峰的勇士们为什么要把脸部的裸露部分用口罩、帽子、墨镜等物体藏得严严实实?五、课后作业1、下列各种光不属于复色光的是()A、阳光B、红光C、蜡烛火焰发出的光D、白炽灯光2、下列现象不属于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彩虹B、阳光经三棱镜后变成7种色光C、阳光经钻石后变成几种色光D、霓虹灯发出的五颜六色。3、可用于医院的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的是()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紫外线4、银行的自动门,是利用哪种射线的遥感技术()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可见光线5、下列所举的事例,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的是()A、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D、彩虹6、下列光经三棱镜后能发生色散想象的是()A、红光B、黄光C、蓝光D、白光7、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在屏上形成影,关于改变影子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B、物与光源距离不变,增加屏到光源的距离,影变大C、增加物体本身的大小,影变小D、物与光源距离不变,增加屏到光源的距离,影变小8、有一种测温仪,只要在额头前照一下可知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它是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测温仪。9、太阳光通过一个菱形的小孔在地面上看到的形状是()A、菱形B、圆形C、椭圆形D、无法确定10、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树叶为绿色,是因为()A、叶片吸收绿色光B、叶片反射绿色光C、阳光在叶片上发生了折射D、叶片与阳光发生绿色反应1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A、小孔成像B、阳光下出现树的影子C、海市蜃楼D、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视线12、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3、你能解释绚丽多彩的雨后彩虹是怎样形成的?PAGE初中科学备课组教师余老师班级学生日期:上课时间:主课题:阳光教学目标:1、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2、知道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更容易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辐射,会鉴别光源。3、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光的传播速度大小,了解光在其它介质的传播速度4、知道阳光的色散现象5、知道太阳光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作用、危害和应用;教学重难点:1、不同颜色对太阳热辐射的吸收能力2、光源鉴别3、光的传播4、太阳光的成分教学内容一、热身训练1、运动会上进行跑步比赛,为使计时准确,计时员应在(C)A、听到发令枪响时即开始计时B、看到运动员起跑时即开始计时C、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即开始计时D、看到发令枪的烟散开始即开始计时2、受到下列电磁波辐射时人体最能感到热的是(A)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X射线3、下列电器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A、微波炉B、消毒柜C、电视机D、电冰箱4、在海边游泳时,对人的皮肤伤害最大的是(B)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X射线5、下列关于空中出现彩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彩虹一定是弧形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D、彩虹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6、下列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性质无关的是(C)A.将手对着灯光在墙壁上做出各种动物形象B.排队“向右看齐”时,要求只看到右边同学的左脸颊C.掉在地上的碎镜片光芒四射D.用激光瞄准仪进行瞄准7、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斑可能是下列哪些形状(B)A.三角形B.五角形C.圆形D.方形8、在一次极地考查中,某南极科考队一辆运输车的轮子被冰冻而无法移动,队员们将一桶一桶的开水泼到冰冻的轮子上,可泼上去的开水很快结冰,后将煤渣洒上去后,只用了一天时间,轮子上的冰就熔化了。这是什么原因?黑色吸热能力强9、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由于___光的直线传播______。二、知识回顾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不断燃烧的气态球,它以辐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太阳辐射能。阳光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2、宇宙中的恒星都和太阳一样都是能自行发光的天体,但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宇宙中的所有恒星,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点光源。因地球离太阳很远,又远比太阳小,所以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几乎是平行的,地球表面垂直于阳光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几乎是相同的。3、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是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的,这就是为什么离点光源越远的被照面上看起来越暗的道理。4、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表面深色的物体比表面浅色的物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5、象火炬这样由于高温而发光,是热光源。另一类,在发光是温度并不高,如日光灯,是冷光源。还有些昆虫和海洋生物能自行发光,如萤火虫、乌贼等,这是由于它们的发光细胞中有一种酶与氧作用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发光现象。6、人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使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月球本身并不发光,人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在反射太阳光。7、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8、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通常用一条有方向的射线来表示假想的光线。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9、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又等于3×108米/秒;光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10、白天,在茂密的森林中的地面上,常能见到一些圆形的光斑,那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产生的像。取一长硬纸板,中间扎一个小孔,拿在手里放在阳光下离地约1米的地方,并使它与地面平行,观察地面,可以见到一个圆形的光斑。当把小孔变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和任意形状时,光斑始终是圆形的。那是因为太阳是一个球体,所以太阳通过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始终是圆的。这里所说的现象是小孔成像的现象,这个像是倒立的,像随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1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有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发现的。12、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由于不同色光经棱镜后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橙光次之……紫光偏折程度最大,这样就把各色光分离开来,形成色散现象。13、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下列色光中属于单色光③④,是属于复色光的是①②①白炽灯灯光②烛光③红光④绿光14、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形成的光谱叫可见光谱。太阳光除了可见光谱外,还存在大量的不可见辐射,在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射线叫红外线,在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射线叫紫外线。15、阳光主要由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区。16、雨后彩虹从外到内色光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17、红外线的作用主要是热作用。红外线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植物的温度,加速叶片的蒸腾作用,加快植物的生长。人们制成红外线灯、红外线取暖器,主要用于加热、取暖、烘烤等。18、人们利用紫外线能杀菌消毒制成紫外线灭菌灯,利用能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制成验钞机;利用紫外线发出的光能吸引某些昆虫制成紫外诱蝇灯。但过多的紫外线对植物有害,对人特别是人的皮肤有害。19、透明体的颜色是有它透过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各种色光都不能透过的透明体呈黑色,任何色光都能透过的透明体的颜色是无色的,通常空气、水等都是无色透明的。20、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各种色光都不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黑色,任何色光都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白色的。混合颜料的颜色是由组成它的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三、经典例题例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C)A.氖光灯(霓虹灯)B.生活在深海中的带鱼C.城市夜晚天空中的射灯光柱D.炽热的电炉丝例2要实验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收辐射热的关系。实验器材: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锥形瓶二只(其中一只用墨汁涂黑)、相同的温度计两支、单空橡皮塞二只,水。(1)此实验中还需控制哪些量相同?答:两个锥形瓶中加入水的质量、水的初温、放在同样的地点(如果用灯泡照射,须控制灯泡离两个锥形瓶的距离要一样)、照射一样的时间。(2)实验现象是:涂黑的锥形瓶中的水温升得快。(3)实验结论: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颜色有关,表面深色的物体比表面浅色的物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例3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请判断下列哪些是光源?(填序号)③④⑤⑨⑩①光亮的猫眼②晶莹剔透的水珠③眩目的灯光④发光的萤火虫⑤奥运会点燃的火炬⑥璀璨夺目的钻石⑦正在播放影片的电影屏幕⑧金灿灿的奖杯⑨织女星⑩发出生物荧光的深海鱼类例4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可见光谱部分,促使叶绿素的形成主要依靠吸收红光和蓝光的能量,叶绿素形成后,由于它不吸收绿光,所以植物颜色呈绿色。例5种着花卉苗木的温室,把玻璃的颜色换成绿色,植物能生长的好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绿色玻璃只允许绿光透过而吸收其他色光,但绿色植物要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所以植物将没有光可以吸收,那么植物就死了。例6在一块正方形硬纸板上挖一三角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圆形亮斑(正方向/圆形/三角形),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大/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正方形亮斑(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例7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1)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例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的三原色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三原色(或红、绿、蓝)的光叠合而成的.颜料的三原色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白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黄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白色;(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绿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绿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第三种颜色是由两种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四、课堂小练1、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是(B)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21世纪教育网2、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漠中的物体最烫手的是(D)A、植物B、浅色的子C、动物D、黑色石头3、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D)A、月亮B、放映电影时的银幕C、彗星D、放电视时的荧光屏4、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C)A、月食B、小孔成像C、水中出现的倒影D、人在光照射下有影子21世纪教育网5、下列事例中用到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是(C)A、用两只眼睛确定物体的位置B、住房装修设计时测量房屋的长宽高C、射击时瞄准D、岸上确定水中鱼的位置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一个光源只能发出一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途径的直线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7、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C)A、玻璃B、水C、真空D、空气8、关于太阳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比较方便B.太阳能安全、清洁,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C.太阳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但无法被人直接利用D.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几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9、红光照在白纸上呈红颜色。绿光照在黑纸上呈黑颜色。红光照在绿纸上呈黑颜色。10、请解释路灯下人影子的形成原理?当人远离路灯时人影会怎样变化?答: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射到人的身上时被人的身体挡住了,所以在地上会留下阴影。当人远离路灯时,人的影子会变长。1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8千米,称为1个天文单位,光从太阳发出投射到地球需要多少时间?解:t=s/v=1.5×108千米/3×105千米/秒=500秒=8分20秒12、我国藏族同胞的皮肤为什么比较黝黑?攀登珠峰的勇士们为什么要把脸部的裸露部分用口罩、帽子、墨镜等物体藏得严严实实?答:因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遗传基因,使得藏族同胞有黝黑的皮肤能够抵御较强的紫外线,不使皮肤受到伤害。攀登珠峰的勇士们把脸部的裸露部分用口罩、帽子、墨镜等物体藏得严严实实,主要是为了防止裸露的皮肤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五、课后作业1、下列各种光不属于复色光的是(B)A、阳光B、红光C、蜡烛火焰发出的光D、白炽灯光2、下列现象不属于色散现象的是(D)A、雨后彩虹B、阳光经三棱镜后变成7种色光C、阳光经钻石后变成几种色光D、霓虹灯发出的五颜六色。3、可用于医院的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的是(D)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紫外线4、银行的自动门,是利用哪种射线的遥感技术(A)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可见光线5、下列所举的事例,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的是(D)A、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D、彩虹6、下列光经三棱镜后能发生色散想象的是(D)A、红光B、黄光C、蓝光D、白光7、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在屏上形成影,关于改变影子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增加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B、物与光源距离不变,增加屏到光源的距离,影变大C、增加物体本身的大小,影变小D、物与光源距离不变,增加屏到光源的距离,影变小8、有一种测温仪,只要在额头前照一下可知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它是_红外线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测温仪。9、太阳光通过一个菱形的小孔在地面上看到的形状是(B)A、菱形B、圆形C、椭圆形D、无法确定10、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树叶为绿色,是因为(B)A、叶片吸收绿色光B、叶片反射绿色光C、阳光在叶片上发生了折射D、叶片与阳光发生绿色反应1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C)A、小孔成像B、阳光下出现树的影子C、海市蜃楼D、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视线12、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答:小空成像、日食的形成、月食的形成。13、你能解释绚丽多彩的雨后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雨后由于空气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呈一定角度的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后,发生了光的色散,产生了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色散光,这就是所谓的雨后彩虹。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 阳光复习.doc 5 阳光复习学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