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20-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入新课天龙八部剧照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契丹族:游牧在北方的民族,9世纪后期已有农耕等生产活动。国号:建立者:时间:定都:辽(有时称契丹)耶律阿保机(辽太祖)10世纪初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1)概况阿保机复原扮演图(2)治国措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人引马图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契丹发型契丹武士一、契丹族与党项族2、党项族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国号:建立者:时间:定都:夏(史称西夏)元昊11世纪前期兴庆(今宁夏银川)(1)概况元昊(2)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西夏符牌西夏货币西夏文字西夏武士建立时间:916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契丹(辽)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汴京北宋西夏都城:兴庆建立者:元昊建立时间:1038年二、辽与北宋的和战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2辽太宗1宋太宗时3宋真宗时4占领幽云十六州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与辽苦战数十年。视频:宋辽战争澶州寇准宋真宗东京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视频:澶州之战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如何评价“澶渊之盟”?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宋辽澶渊之盟签约后,宋方立“契丹出境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1.对北宋政府而言:2.对社会经济而言: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和:元昊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辽(契丹)北宋西夏辽(契丹)西夏北宋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7 澶州之战.mp4 2-7 澶渊之盟(zxls_20180411143905).mp4 2-7 澶渊之盟的影响和意义(zxls_20180402074419).flv 2-7 辽与北宋的征战(zxls_20180402074132).flv 2-7 辽宋战争.mp4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0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