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2021年人教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2021年人教部编版

资源简介

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本节课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基本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自觉培养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能力目标: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教学重点: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播放疫情期间涌现的英雄人物照片,回顾抗疫历程,走进李文亮,分析李文亮的家庭生平,了解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李文亮的案例;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引出学习的主题。
二、案例分析,学习新知
第一模块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出示《宪法》中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介绍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体了解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课件出示故事一姜辉爸爸参加人大选举的案例。
思考问题:a.姜辉爸爸行使什么权利?
b. 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什么重要意义?
2、教师出示《宪法》中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小结: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设计意图】出示案例帮助学生具体感受生活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政治自由
教师出示情景故事二,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姜辉在行使什么权利?
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吗?
c.政治自由内容和意义。
小结:公民的政治自由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自由只能做法律允许的事情,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或制裁。 政治自由不等于绝对自由。
【设计意图】出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政治自由不是绝对自由,明确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三)监督权
1、教师出示情景故事三,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 姜辉的爸爸在行使什么权利?
b. 姜辉的爸爸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c.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小结: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姜辉爸爸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监督权的内容及具体要求及意义。
(四)板块小结
教师出示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知识结构图,介绍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
【设计意图】结构图帮助学生立体把握知识结构。
第二板块:人身自由
教师出示情景故事四,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教师设问: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姜辉爸爸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小结:乡政府的行为是违法的。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侵犯了严某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严某在家中被强行带走,其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教育”了一整天侵犯了严某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设计意图】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整体了解人身自由的内容。
板块小结:教师出示人身自由的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结构图帮助学生立体把握知识结构。
第三板块: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教师出示一组漫画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上述漫画中,侵犯或者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小结: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针对财产权,教师以一台电脑为例,举例说明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的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力的内容。
【设计意图】出示照片,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同时给学生榜样的引领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第四板块:其他权利
出示另一组漫画,引导学生理解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设计意图】完整把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
三、知识梳理、总结提升
四、达标检测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体现公民的哪些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达标检测,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薄弱环节,再重点讲解强化。
五、作业布置
用思维导图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