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旅游活动与环境[考纲要求](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2)地理环境与旅游。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复习方法和学生任务: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结构,教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拓展再配以典型高考例题和针对训练进行讲练,落实考纲内容。课时:4课时知识结构:[知识精讲]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概念:是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旅游者:旅游的主体三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的客体旅游业:旅游媒介(2)旅游活动的发展古代旅游:个体需求,前产业化阶段。少数人、无组织、短距离、事务性近代旅游:群体需求,初级产业化阶段。普及程度、活动范围、规模有限大众需求,高度产业化阶段发展原因: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旅游欲望增强,交通改善,距离“缩短”特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旅游目的娱乐性。娱乐、消遣性,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3)旅游活动的作用满足人类需求:休息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脑力;积累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交流(4)旅游业的特点: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较小,人员培训期短等特点7.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例1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游资源是什么(2分)(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表5。(4分)表5线路项目 川藏线 青藏线地貌景观 ① 起伏和缓的雪山、高原寒漠等水域景观 以湍急的江水景观为主 ②植被景观 ③ 以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景观为主观赏视角 以仰、俯视为主 ④(3)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文化有处促进作用?(4分)答案.(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2)①高山深谷②湖泊、河源风光 ③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 ④以平视为主。(3)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本质属性分)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地理、生物;地貌景观处于相对重要位置,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景观: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情;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教育性意义大(2)旅游资源的特性多样性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长存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3)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吸引旅游者的根本原因。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形象美是核心科学价值: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喀斯特地貌、泰山、庐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例2.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读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分为 和 。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景观,从资源的价值看,它主要体现了 。(4分)(2)该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这反映旅游资源具有 性的特征;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旅游资源的具有 性特征。(2分) (3)试述该种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2分)(4)如何正确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5分)答案(1)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2)非凡 、长存(永续)。 (3)首先是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其次是二氧化碳水溶液的溶解,然后是地壳的上升变动。(4)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3.旅游景观的欣赏(1)选择观赏位置千峰万壑——远眺俯视(武陵源群峰)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视江河湖海——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湖沼池塘——低临水面欣赏山水组合景观——乘船观两岸风景(2)把握观赏时机把握季节: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变长,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并兼有避暑之效把握天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最佳,能观赏到云海,双能观赏到日出日落把握时间: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确切把握观赏时机,如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湖和青海湖5月份观候鸟等。(3)抓住景观特点——了解园林景观的特点主配:园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层次: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避免整个园景一览无余;用隔景法,丰富景观层次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等作为取景的画框,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借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景(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最大特色之一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低山丘陵地区在山脊线或山麓湖边修建宝塔等在人文景观的建设中,要再现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北方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与宽阔整齐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江南园林规模较小,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一方山水一方情,风俗民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并因此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5)以情观景综合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发挥想像:通过想象感悟自然景观的形象美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6)景观欣赏的其他要求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以及景观的美学或者历史文化价值欣赏过程中注意节律安排,保持饱满情绪。风景区分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等景区例3欣赏下列景观时,怎样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1)蓬莱阁“海市蜃楼” (2)钱塘江大潮 (3)庐山瀑布 (4)人在画中游答案:蓬莱阁“海市蜃楼”、钱塘潮的观赏需要把握观赏时机;庐山瀑布和“人在画中游”的佳境需要选择观赏位置,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人在画中游”的佳境必经乘船观赏才能体会到。例4读图,某城镇位于河边,该河上游水深流急,北有高山,森林茂密。D为工业区,当地盛行东北风。回答问题。 (1)该城镇要建一个大型园林公园,A、B、C三处,你认为选址在哪处较好 ______处,理由是______。(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认为在园林的布局上用什么构景手法能充分利用自然的优势 (3)若大型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且有小路相通,它的构景手法属于______。(4)建园林时在河边修建亭、台、树等的目的是______。答案(1)A;近自然山水森林,远离工业区,处于上风向,空地大。(2)借景 (3)隔景法 (4)供游人欣赏休憩4.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修建旅游设施;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化古迹受到损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例5下列关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应大力发展B. 旅游活动规模越大,环境效益越好C. 旅游活动既产生“三废”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D.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遣娱乐活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答案:C(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重点)开发条件从以下五方面评价:游览价值:首先是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其次是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第三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市场距离: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地区接待能力: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例6“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A. 环境承载量 B. 地区接待能力 C. 最优吸引半径 D. 经济容量答案:C例7 分析下表(某年苏州外地游客统计资料)有关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1)到苏州旅游的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就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是有限的。(2)来自沪、江、浙的游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______是主要消费市场。(3)从时间和距离来看,赴苏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______途和______期为主。(4)可见,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______的距离。答案:(1)最有吸引半径(2)经济发达地区(3)短;短(4)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例8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用实例评价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3)某旅游团从天津出发参观图中景观,最后抵达C省。请写出北、东方向连接C省省会的两条铁路线名称。答案(1)例如:天安门广场是开国大典的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质量高;京津翼汇集了英雄纪念碑、西柏坡、平津战役纪念馆等众多各具特色的革命纪念地,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2)发展交通;适当提高地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防止环境污染)。(3)川黔线;湘黔线。5、我国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西湖、白头山天池、“天涯海角”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明孝陵、避暑山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革命纪念地: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民族风情:汉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十大风景名胜: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小资料:中国的世界遗产截止2009年6月,中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5处,世界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文化遗产】(25处)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2.长城 (北京,1987.12)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13.颐和园(北京,1998.11)14.天坛(北京,1998.11)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文化遗产)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18.龙门石窟(河南,2000.11)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20.云冈石窟(山西,2001.12)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2004.7.1)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23.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25.福建土楼(福建,2008.7.7)【自然遗产】(7处)1.九寨沟(四川,1992.12)2.黄龙(四川,1992.12)3.武陵源(湖南,1992.12)4.三江并流(云南,2003.7)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6.7)6.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云南)、荔波(贵州)、武隆(重庆),2007.6.27 )7.三清山(江西,2008.6.26)【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1.泰山(山东,1987.12)2.黄山(安徽,1990.12)3.峨眉山—乐山(四川,1996.12)4.武夷山(福建,1999.12)【文化景观】(2处)1.庐山(江西,1996.12 )2.五台山(山西,2009.6.26 )二,中国其他形式的世界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4处)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记忆遗产】(4处)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清朝内阁秘本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大金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例9 读图回答问题: (1)杨某从天津出发,沿京哈线一京包线一包兰线一兰新线做考察性质的旅游。她沿途乘火车的旅行中会看到自然景观有何变化 ______。这种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中哪一种尺度的差异 ______影响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旅行所经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治理的主要措施是______。(2)旅行经过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这两个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3)在“草原钢城”包头,杨某参观了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______包钢。按投入产出的主要因素划分,钢铁工业属______密集型工业,它所形成的地域面积______,发育程度______。(4)旅行途中,杨某游览了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她发现去敦煌的游客相对较少,主要的原因有______,______。(5)进入新疆后,杨某发现当地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______。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条件;荒漠化;植树种草(2)灌溉水源 (3)资金;大;高(4)交通不便,通达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远(5)地处内陆,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平顶可晒东西。新疆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合成的养分多,夜晚气温低,不利于糖分分解,所以瓜果特别甜。体验高考[典型例题精析]典例1、(09年江苏地理第30题C)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图18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 ,其重要价值是 、 。(3分)(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 地貌。 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 、 、 。(4分)、(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3分)答案:(1)武夷山 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2)喀斯特(岩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典例2、(09年海南地理第24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图9)。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2分)(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答案:(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2分)(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湖水清澈。(8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高考题组练习(2008年北京卷)读图5,回答1~2题。1.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2.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A.西欧平原 B.湄公河三角洲 C.五大湖沿岸 D.墨累-达令盆地3.“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A.保护景区环境 B.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C.控制当地在的交通流量 D.保障旅游质量二、综合题4.(2008年山东)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图11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6分)(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5.(2008年广东)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③“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10分)资料一:见图22资料二:见图23图23 北京某景点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图(2005年)(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淡季为___________(填图22中的数字代码)。(2分)(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 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D.服务质量下降 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3)2005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分析原因。(3分)(4)分析2008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2分)6.(2008年江苏卷)4.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图19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至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材料二:图20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 、 等。(2分)(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2分)(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距离近的其它地区,这主要与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 和 两方面的特征有关。(2分)(4)图20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填选项字母) 。(2分)(5)图20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 ”。2008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2分)高考题组答案1.C 2.B 3.AD4.(1)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5.(1)② ①③ (2)ABD(3)分布特点:距离北京近人数多,距离北京远人数少(客源地人数随距北京的远近而变化。成因:距离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距离北京越近,旅游费用越低,时间花费越少。(4)积极意义:①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②减轻了节假日期间交通压力;③减少了对日常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④平衡游客量的季节分布6(1)黄山、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南京明孝陵)(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3)品质高 多样性 (4)D (5)国庆节 增加新的游客高峰【针对训练】一. 选择题:1.“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描述自然景观的( )A. 色彩美 B. 动态美 C. 听觉美 D. 形象美2. 欣赏下列哪些景观须把握好时机( )A. 路南石林 B. 吉林雾凇 C. 恒山悬空寺 D. 峨嵋“金项佛光”3. 欣赏下列景观需要近观的是( )A. 千山一线天 B. 本溪水洞 C. 武陵源群峰 D. 泰山日出4. 下列旅游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B. 拆掉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改建现代化的摩天大楼C. 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D. 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5. 近十年到“人间天堂”苏杭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旅游方式的多样性B.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C.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D. 旅游内容的丰富性6. 近几年上海举办了许多国际会议,其主要的目的是( )A. 促进经济发展 B. 扩大文化交流C. 对国民进行国情教育 D. 满足上海市民的精神需求7. 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B.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C. 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游客都有危害D. 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对背景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体现“天人合一”8. 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 )A. 成渝线——成昆线 B. 京哈线——京广线C.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 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二. 综合题9. 读图回答问题。 (1)黄果树瀑布位于A的位置,此地区的地形特点是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因河床跌落,形成多级大小瀑布。其中最大的一级落差有74米,如万练倒悬,气势磅礴。欣赏“黄果树瀑布”要把握哪几个方面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黄果树瀑布从成因上主要是哪种地质作用的产物______,从表现形式上看,已是______作用的结果。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景观,请举2个例子______。图中“桂林山水”位于______(省/区),它是______地貌的典型景观。这里千峰插地,各峰形态相似,称不上雄伟险峻,妙在组合。更妙的有漓江作带,将千峰连成一个整体。唐韩愈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概括其特色。应如何欣赏“桂林山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10.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平遥古城内保存着3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建筑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宅既是中国汉民族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1)平遥古城具有什么旅游价值?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什么特点 (2)请你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3)平遥古城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1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为世人所瞩目,众多的欧洲游客表示愿意到中国游览观光,他们希望参观长城、秦始皇兵马涌、大运河和唐都长安。(1)请为欧洲游客设计一条经济合理的旅游路线。(2)众多的欧洲游客到中国观光将会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针对训练答案1. C 2. BD 3. AB 4. CD 5. BC 6. AB 7. CD 8. D9. 地势崎岖(地无三尺平);多阴雨天(天无三日暗);适当距离仰视,感受其形、色、声、动的美感;外力作用;流水的侵蚀;长白山瀑布;庐山三叠泉瀑布(或壶口瀑布);广西;喀斯特;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人在画中游”10、(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长存性、非凡性、可创造性。(2)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近太原晋祠、大同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五台山。有铁路和公路,交通较为方便。接近京津唐经济发达区。接待能力较强,环境承载量较大。(3)特色即一地的非凡和价值所在,保持自己的特色,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1、(1)从欧洲乘飞机至西安游览唐都长安和秦始皇兵马俑,再从西安乘飞机或火车至北京游览长城,然后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至杭州,然后再转乘飞机回欧洲。或从欧洲出发乘飞机至上海,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至北京,参观长城后乘飞机或火车至西安,游览唐都长安和兵马桶后,乘飞机回欧洲。(2)大景游客的光顾游玩一方面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外汇,另一方面也会相互进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增强开放意识,更好走向世界。现代旅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