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一课一练-(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一课一练-(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我国建立了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A.3 B.4 C.5 D.6
2.“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3.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4.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 ?)
A.实行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5.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的是
A.西部大开发 B.民族区域自治
C.蒙古自治区建立 D.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7.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有
A.45个 B.46个 C.55个 D.56个
8.“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幅对联赞扬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9.201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迎来自治区政府成立6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施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B.它与特区政府享有同样的权力
C.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D.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务
10.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西南和中部 B.东部和西部 C.东部和中部 D.西部地区
11.江泽民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唯一政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12.体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政府机构是
A.特别行政区
B.直辖市
C.省
D.自治区
1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有
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④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一项什么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在我国,实行这项制度有什么意义?
(3)我国目前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15.阅读下列材料
(1)材料:(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下列各问:
①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时间中,国家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召开的地点。
②简述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那么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有什么特点?为了适应这种民族分布格局,我国实行了一项什么样的基本政治制度?列举我国已建立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
2.B
【详解】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是我我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机构,这些称谓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故答案选B。
3.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它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因此B选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5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58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它们都不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他选项错误。故选B。
4.B
【分析】
【详解】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据此可知,B符合题意。AC选项各民族共同发展是我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D选项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故选B。
5.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代表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方针;B项是我国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国策;C项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6.A
【详解】
20世纪末,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巨大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故选择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排除B;蒙古自治区只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不能以偏概全,排除C;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偏概全,排除D。
7.D
【详解】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故D符合题意;A、B和C的数字与我国少数民族的个数不符合,排除。故选D。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设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因此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A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符合题意;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低于特区政府,它只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内部事务,BCD均错误;故选A。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历史原因、自然环境、社会条件,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故D符合题意;邦国时代,在黄河中下游的炎黄联盟逐渐发展成华夏族,华夏族逐渐发展成汉族,汉族集中居住在我国的东部、中部,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它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选项C的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选项ABD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自治区。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长期给予帮助,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选项①②③④⑤都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1)民族区域自治。
(2)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自治区;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故答案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点睛】
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需熟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的过程和意义。根据材料可判断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结合所学可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15.
(1)① 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 地点:北京
②内容:a.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a.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从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定。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此问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相关史实。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它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地区,汉族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后根据建议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