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一课一练(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一课一练(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7.4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此期间,各国学生通过各种直播平台居家学习,部分企业职工实行在线上班,许多商家加大线上营销,众多会议采用视频方式。这说明
A.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出现 B.计算机互联技术的产生
C.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 D.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2.信息的 DNA正迅速地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并展示出这一变化的巨大影响。这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 )
A.蒸汽时代 B.铁路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3.下列媒介推动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是
A.报纸 B.网络 C.电视 D.电影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大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科学发明是技术革命的先导
C.对资本主义产生深刻影响 D.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变短
5.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美国人爱迪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B.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C.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6.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铁时代 D.信息时代
7.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3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出现的(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航天技术
8.2020年2月1日,北京医学会宣布开通“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医生咨询平台”。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介绍,该平台采用5G、人工智能、视频通信、远程医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7×24小时面向广大市民提供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获取疫情防治知识和医生在预防、就医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这些利民、便民措施的实行主要得益于
A.生物技术的突破 B.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C.航天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9.2019年5月, 华为副总裁鲁勇在《5G 智联万物,数字慧通未来》的高端对话中称∶“5G是一个革命,未来的网络一定是一个平台,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直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包括
①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②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③妇女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④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G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当今,无论是芯片网络还是终端等领域都在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5G生态。这一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
A.生物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空间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11.“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1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春季学期开学延迟,“空中课堂”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新方式。这说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此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④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和知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互联时代有弊有利,智能生活不再神秘。QQ微信谈天说地,扫码支付快捷便利。其中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关键性技术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生物技术
二、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晚清洋务派认为中外差距主要在军事装备上,从长远的国防意义上考虑,必须取得外国的轮船和火炮。租借不如购买,购买不如自造,于是积极倡导引进西方造船制炮的机器和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1)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引进的机器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二: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得到的东西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咨询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完全新的工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举两例说明材料二中提到的“完全新的工业”有哪些?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机,构建了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材
(3)依据材料三回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请说说科技进步对你的启示。
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
材料一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气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等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二
材料三 九年级(1)班小明、小王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
小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小王:“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填“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 )
②耐用电灯炮的发明等电力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
③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
④原子能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是谁发明的?谁被称为发明大王?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中国在该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4)材料三中小明、小王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国学生通过各种直播平台居家学习,部分企业职工实行在线上班,许多商家加大线上营销,众多会议采用视频方式”,可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出现,故A不符合题意;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故B不符合题意;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时间是1945年而非2020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的 DNA正迅速地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就是信息时代的表现,D符合题意;蒸汽时代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A不符合题意;铁路时代指的是交通方面,B不符合题意;电气时代是电力的广泛使用,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B
【详解】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普及,互联网在全休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能够进行远距离、高速度、大容量进行信息交流,方便人们之间的沟通,标志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4.D
【详解】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D符合题意;三次工业革命都大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排除;科学发明是技术革命的先导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B排除;三次科技革命都对资本主义产生深刻影响,C排除。故选择D。
5.D
【详解】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体现了对科技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故选D;ABC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属于历史事实,不是历史观点,排除ABC。
6.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化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项正确;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电气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没有钢铁时代的说法,排除C项;故选D。
7.A
【详解】
根据所学,移动支付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这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A正确;B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B;CD项与“移动支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8.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平台采用5G、人工智能、视频通信、远程医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7×24小时面向广大市民提供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获取疫情防治知识和医生在预防、就医等方面的专业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利民、便民措施的实行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平台采用5G、人工智能、视频通信、远程医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D。
9.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②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③妇女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与计算机网络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④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BD错误,排除。故选C。
10.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移动通信技术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
11.B
【详解】
题文中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这一现象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过程中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2.D
【详解】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空中课堂”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新方式。这说明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和途径,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和知识。故②③④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互联网改变了此界,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的说法错误,排除①,排除含有①的ABC选项。故选D。
13.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QQ微信谈天说地,扫码支付快捷便利”利用的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故C符合题意;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题干的“QQ微信、扫码支付”不符,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2)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
(3)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详解】
(1)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晚清洋务派认为中外差距主要在军事装备上,从长远的国防意义上考虑,必须取得外国的轮船和火炮。”,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2)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和使用、新能源石油发现并使用,汽车和飞机发明,所以新工业有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结合所学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等。
15.(1)①、(未涉及)②、(正确)③、(未涉及)④、(错误)。
(2)莱特兄弟;爱迪生
(3)计算机网络系统;“天宫二号”
(4)不正确;评价事物要一分为二分析和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有理即可)
【详解】
(1)①根据材料“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材料内容未涉及。
②根据材料“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的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可知“耐用电灯炮的发明等电力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是正确的。
③根据材料“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可知“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未涉及。
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子计算机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因此“原子能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是错误的。
(2)根据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是飞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所以最早发明飞机的是莱特兄弟;美国的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
(3)根据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是微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微信、二维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产物。中国在该领域的重大发明是“天宫二号”。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明、小王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方法不正确;因为评价事物要一分为二分析和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要趋利避害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