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下历史与社会提升训练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史实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香港回归 2.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先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种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4.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D.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5.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形成的顺序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6.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B.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D.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8.如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7月28日发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深圳经济特区特殊在(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9.作为一名游客,你如果打算参观“改革第一村”。那么,你可能选择下列哪( ) A.广东省 B.江苏省 C.安徽省 D.湖北省 10.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广州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长江三角洲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发区 13.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 B.对外开放政策首先在上海实行 C.国有企业改革从凤阳县开始 D.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6年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所以今年的两会更显重要。德国政治学家梅斯奈尔说:“中国两会很重要,越来越有世界性意义。” 材料二:改革开放没有休止符,改革开放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催生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2)请写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两例? (3)材料二中所提的“改革开放的车轮”,你认为应该启动于哪个会议?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什么制度? (5)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 15.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对外开放既取得巨大成绩。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设立4个经济特区点亮东南海岸线,到重庆自贸试验区、兰州关检联合查验平台等创新举措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从借道香港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到“一带一路”建设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 (1)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在哪两个省份兴办的? (2)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何地?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经济特区?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C项符合题意;开天辟地是指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A不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人民当家做主,B不符合题意;1997年,香港回归,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选项C符合题意;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召开,A排除;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B排除;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排除。故选C。 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A项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要内容之一,会议结束后,农村改革才逐渐开始,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确立经济建设为新时期工作重心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略,不属于重要转折,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4.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史实是指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具体的历史事件;所谓观点是指从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总结、提炼得出的看法和结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属于观点的描述,故D符合题意;ABC项是对具体史实的阐述,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经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A正确;BCD顺序不正确,排除。故选A。 6.D 【详解】 依据题干“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可知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D正确;互助组、农业合作社属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内容,AB排除;1958年,党和国家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人民公社,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超越了农村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造成了三年经济困难,后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人民公社体制被取消,C排除。故选D。 7.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内陆……加入WTO……”可知,这体现了开放的不断扩大和进入世界经济体系,故C符合题意;中国加入联合国体现了国际地位逐步提高,2010年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详解】 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的特定区域,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经济特区的“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1979年4月,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的思想。8月,国务院公开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故选B;ACD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9.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 10.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深圳是改革开放第一批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瞭望世界的“窗口”,故C符合题意;南京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故A不符合题意;上海是直辖市,故B不符合题意;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没有“对外窗口”的特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家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享有土地的使用权,故B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把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拥有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农民的好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家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享有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农民的好评。故AC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沿海经济开放区指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闽南金三角)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地区。故B符合题意;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故A不符合题意;1992年6月18日,岳阳等5个城市被中央列为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各项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实现了“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的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对外开放首先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B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的地区是从城市开始的,故C不符合题意;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1)重工业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或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克拉玛依油田)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海南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2)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克拉玛依油田等 (3)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经济特区。 15.(1)广东、福建 (2)深圳;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海外市场等。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首先在广东、福建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结合所学可知,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开放后的深圳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开辟海外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初步尝试到逐步扩大,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