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下历史与社会提升训练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西藏地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3.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他们分布的地区则占全国总面积的60%。为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国家正式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 A.1997 B.1998 C.1999 D.2000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西藏自治区 6.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7.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置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自治权。下列能体现上述制度的邮票是( ) A. B. C. D. 8.“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9.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B.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0.下列和“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表达意思最相近的是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D.各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1.对于建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这一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 C.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D.这一制度不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 12.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面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中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中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在该制度的指导下,我国先后成立了哪些民族自治区? (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20世纪末,党中央决定实施了什么战略?在该战略指引下,2006年,哪项交通工程通车? 15.阅读下列材料: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请回答: (1)这首歌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 (3)现在我国对于西部地区提出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西藏等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故D项正确;AC项涉及的是外交,不符合题意;B项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排除B。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所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本题答案为D。 3.D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答案选D。 4.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9月,中央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年11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在部署2000年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作出全面的部署,随着立即成立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此拉开了序幕,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5.C 【详解】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没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以答案选C。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规定将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级,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所以,题干中的设置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C项符合题意;A项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属于人民;B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D项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置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自治权,该项叫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项符合题意;B项反映的是两岸关系问题,不符合题意,B排除;C项反映的是改革开放的问题,C排除。D项反映的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D排除。故本题选A。 8.B 【详解】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是我我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机构,这些称谓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故答案选B。 9.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故D符合题意;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党和政府实施政策起到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C 【详解】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指的是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体现了一家人的特性,故选C;ABD均无法体现“是一家”的特性,排除。 11.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故选D;ABC的表述与少数民族制度相符,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有56个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因此,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这是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B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国两制是为解决祖国统一,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国策,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 【详解】 (1)由材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先后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0世纪末,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此推进西部经济的开发;结合所学可知,青藏铁路正式通行于2006年,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体现。 15.(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55个;汉族 (3)西部大开发战略。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可知,这首歌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可知,55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3)根据所学可知,现在我国对于西部地区提出的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