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提升训练-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提升训练-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九下历史与社会提升训练
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2.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彰显出卓越的外交智慧是在(  )
A.万隆会议 B.开罗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雅尔塔会议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下列外交成就属于20世纪八十年代前取得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直接反应是( )
A.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C.对侵华历史深刻反省 D.田中角荣访华
5.《论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行为准则。下列新中国外交史实中,最符合其精神内涵的是( )
A.中苏建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由此看出我国政府实行(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 D.一边倒
7.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B.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得以改善
8.图片形象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瞬间,下列四幅图片定格于20世纪70年代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
A.第26届联大 B.第27届联大 C.第25届联大 D.亚欧首脑会议
10.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
A.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B.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美签署《建交公报》
11.20世纪50年代中国、印度、 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一国两制” D.多边外交原则
12.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13.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倡导“一带一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明信片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6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却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1)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
(2)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你怎样理解万隆精神?
15.大国外交之路
材料一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901年《辛丑条约》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同特征。
(2)请以时间为线索,结合所学,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将图片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
(3)从以上四幅图中任选一副,说说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结合所学可知,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描述。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A排除;CD项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之一,排除。故选择B。
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3.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①符合题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②符合题意;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是在2001年,③排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④排除。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日本和中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D符合题意;1971年新中国已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A不符合题意;日本断绝与美国的关系和对侵华历史深刻反省与史实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各国相互谅解,构筑原则底线,故B符合题意;中苏建交,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能充分体现该精神,故A不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未能体现该精神,故C不符合题意;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标志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不能体现该精神,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详解】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出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阐述了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在平等互利等原则的基础上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B正确;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排除;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排除;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是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D排除。故选B。
7.A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才是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当时美国、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国际上有许多事务需要中国参与解决,A正确;中国早在建国初期就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当时却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可见,这不是最主要原因,B错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错误;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已经是1972年了,中国已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错误。故选A。
8.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①是指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②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③是指1972年中日建交;④是指1955年的万隆会议,故①②③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故选A。
9.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0.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A符合题意;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B排除;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1955年,C排除;中美签署《建交公报》是在1979年,D排除。故选择A。
11.A
【详解】
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声明,同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故选A;BC不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排除;D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交政策,排除。
1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洲基础投资银行成立”,举办“G20峰会”,体现了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图片材料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①符合题意;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②符合题意;签署《中美建交公报》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排除③;倡导“一带一路”与周恩来无关,排除④。①②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4.(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求同存异。
(3)各国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理念大力推动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促进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实现;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等。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以及与会国家之间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体现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各国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理念大力推动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促进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实现;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使各国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好的发展进步。
15.(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外交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排列正确的是:图4 图2 图1 图3
(3)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如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01年《辛丑条约》”,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外交是屈辱外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图2,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图3,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图4,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排列正确的是:图4 图2 图1 图3
(3)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如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