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提升训练-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提升训练-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九下历史与社会提升训练
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2.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掀起???????????????????????????????????????????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3.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它的小弟们。这表明此次“交锋”(  )
A.巩固了新生政权
B.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4.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下图),当时正值(  )
A.改革开放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开国大典
6.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④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1957年,一位诗人写到:“请看,中国展开了翅------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是( )
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B.一五计划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展开后的热情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8.“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9.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2.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观察下表,与1952年相比,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出现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结束
B.解放战争的结束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这三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的哪一次社会主义变革?这一变革是什么时候完成的?
(2)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这一变革的目的是什么?
(3)图3“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出现的创举是什么?
材料二 在1956年年底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不到1年的时间,这些企业就基本完成了公私合营,但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
(4)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社会主义变革的认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当时多达70%的中国农民没有土地,国民党却漠视亿万农民的呼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使得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从经济上翻了身,政治上拥护新生的人民政权,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材料二 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109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万多架,击毁击伤敌人坦克2 690多辆,击毁击伤敌人其他各种武器以及缴获各种作战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夕农民的现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共同意义?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十年代,新中国政权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故D符合题意;A只符合抗美援朝,排除A;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图片没有三大改造的信息,排除B;图片中没有体现出发展国民经济的信息,排除C。故选D。
2.A
【解析】
根据材料从1953到1956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的变化可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时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阶段,故A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7年之后,“大跃进”运动发生在1958年至1960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故排除BCD项。故选A。
3.C
【解析】
依据问题“这表明”指题干材料表明。由“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以及它的小弟们。”反映了中美战争震惊了世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世界上国家开始正视中国。C项符合题意;“巩固了新生政权”“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也是中美战争的影响,但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B两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取得的反侵略的首次胜利。排除D项;故选择C。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相关知识。1953——1957年,我国制定实施了一五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与题意相符;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工业化迈进,所以答案是C。
6.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进行了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巩固了新生政权,①②③符合题意;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7.B
【解析】
依据题干的时间是1957年,依据题干“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车轮追风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屋脊”建新路指青藏高原上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由此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的成绩,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不相符,排除;故选B。
8.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所以,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AD项表述错误;B项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对我国产生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故选C。
9.A
【解析】
④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少数民族的信息,而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是在广大新解放区进行的。故①项错误,BCD选项排除。①②③,材料中“过去头顶地主的天……成为我们的了”一句表明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一句表明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解放,得到了农民的拥护。故①②③项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
10.A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1952年”可以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我国从1950年到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归农民所有.所以才有题干中张大爷如此高兴的场面。
11.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A
【解析】
根据时间“1952年底”以及“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可判断,这项经济改革是指建国后的土地改革。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13.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结束、解放战争的结束、土地改革的完成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4.(1)变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间:1956年年底。
(2)原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目的: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赎买政策。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三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解析】
(1)依据图1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可知反映的三大改造。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方式;到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目的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渐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人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三大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15.(1)70%的中国农民没有土地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3)土地改革使人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人民支持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助于恢复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的支持了抗美援朝;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证了国内的经济建设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二者都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当时多达70%的中国农民没有土地,国民党却漠视亿万农民的呼声。”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夕农民的现状:当时多达70%的中国农民没有土地。
(2)依据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可总结出抗美援朝的意义。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为维护自己的国家,人民积极支持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助于恢复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抗美援朝提供了经济基础;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由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政治上拥护新生的人民政权,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由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由此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都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