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内 能 基础知识梳理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运动越__________,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有空隙 (二)内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____________有关:物体的____________越高,内能就越大。 3、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 4、内能的单位:焦耳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知识点:1、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___________;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____________ (四)物质的吸热能力 知识点: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Q =cm△t 基础题练习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D.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2、下列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B.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C. 通过搓手,手变暖和 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 3、(2020北京).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的 B.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4、(2020巴中)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定升高 C. 0℃的冰内能为零 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5、(2020江苏苏州)某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__ J.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 _________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 6、(2020湖北鄂州)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大 D.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2020辽宁朝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扩散现象 B. 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C.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D. 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 8、(2020辽宁朝阳).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填“ 大”或“小”),所以容易被压缩。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 9、(2020湖北荆门)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 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 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 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10、(2020北京)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比热容 水 煤油 砂石 约 ( )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水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 吸收的热量是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11、(2020天津).小华在天津的家中用电热水壸烧水,将质量为2kg的水从20℃加热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 ,求水吸收的热量? 12、(2020自贡)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 (1)会发生什么现象:______; (2)解释所发生的现象:______。 13、(2020宁夏).宁夏中卫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当地特产压砂瓜,被称为“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如图所示?每到种植季节,瓜农们把发了芽的西瓜种子种到覆盖了砂石的土壤中,这样可以利用砂石有效蓄水和保温,保证芽苗在深夜不会被冻伤?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所给信息,利用比热容知识分析:为什么瓜农在土壤上覆盖砂石后,能起到保温作用? 三、基础实验归纳 (一)比热容 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煤油与水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设计实验方案时,它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不必要的是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质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2)小明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顺序组装器材。 (4)他们在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实验中,我们用 ____________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______(填“水”或“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5)当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6)物理上用 ___________ 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7)而另一组小华同学选同种规格的电加热器也完成了本实验,如图丁所示,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觉得,小华同学的装置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 (8)下列现象可以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 A. 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 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 晒稻谷时,要放在阳光,通风的地方 D.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二)分子动理论 2.请你设计实验,利用两个铅柱和钩码来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 (1)操作的方法:将两个铅柱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并在下面吊一个钩码。观察到的现象:_____。 (2)得出的结论:分子间存在_____。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瓶。过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4)若A瓶内是二氧化氮气体,会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导致二氧化氮气体___________,不能充分说明扩散现象。 3.如图所示,往试管装进一半染红的水,再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 (1)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减小,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 (2)酒精和红水混合液的颜色逐渐成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和; 图d: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可以看到整杯水很快变红;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吊起重物。 请回答: (1)图a和图_____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都是______现象; (2)图b和图_____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有______; (3)图c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 答 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运动越剧烈,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有空隙 (二)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内能的单位:焦耳 (四)物体内能的改变 知识点:1、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 (五)物质的吸热能力 知识点: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计算公式:Q =cm△t 基础题练习 B A AB 4、A 4.2×106;50%。 6、D 7、B 8、 小 做功 剧烈 9、C 10、D 11、 12、答案:(1)由图可知,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且管口出现了白雾。 (2)酒精燃烧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的内能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塞子机械能,使得塞子冲出去,塞子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管口出现了白雾。 13、答案:砂石覆盖后,白天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晚上可以凝聚水汽渗入土壤,保证土壤的含水量。因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放热能力强,白天土壤中的水分吸收热量,晚上放出热量,控制土壤温度,能防止芽苗在深夜不被冻伤 三、基础实验归纳 (1) B (2)使得酒精灯在相同时间内释放的热量相同 (3)自下而上 (4)加热时间长短 转换法 水 (5)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变化 (6)比热容 (7)内部加热,相对稳定,热损失少,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热量相同。 (8)D 2.两铅柱未被拉开 引力 3.B A出现红色,B变淡,AB颜色相同 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④ 下沉 4.间隙 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引力 5.d 扩散 e 引力 间隙 试卷第6 66页,总6 66页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