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2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2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新课讲解
运用你的经验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P32:早上,小云爸爸妈妈去上班并且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已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爷爷奶奶去公园散步,小云去上学。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分析故事
姓名权
抚养权
受教育权
著作权
荣誉权
劳动权
选举权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
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的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权利,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教育的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劳动权
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的作用: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年满18岁公民


不分






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
  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能担任领导职务。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当然不能享有此项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发表意见、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的自由权利,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行使这些自由。
知识拓展
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物质帮助权
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等等。
物质帮助权
二、人身自由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地位是什么?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分析漫画
漫画(一)
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漫画(二)
探究与分享
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P35: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提示】违法;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均受到了侵犯。
漫画(三)
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请简要说说理由。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级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管理的权利。
【提示】不合法,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新闻播报
财产权
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知识拓展】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值的,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如所有权、继承权等,简称产权。
【提示】
对公民财产权进行了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P37探究与分享
P33探究与分享
监督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真实举报受保护
诬告陷害要担责
(一)举报内容歪曲事实如何处理?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举报人担心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办?
  请不用担心!
  为了保护举报人,纪检监察机关对举报人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及举报内容严格保密。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对泄露秘密的,将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化活动
文化权利
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农家书屋
知识小结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二、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国家用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是(

A.《劳动法》—劳动人民的权利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
C.《合同法》—劳动合同的权利
D.《刑法》—犯罪分子的权利
随堂演练

2.公安机关在进行逮捕时,必须依据相关机关签发的逮捕证才能进行。这是因为(

①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国家权力,都是违法行为
②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为了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④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