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物理课题:二力平衡教学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二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2、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牛顿第一定律等相关知识上,但是学生的综合分析现象能力较弱,对于探究实验现象分析与得出结论较为困难。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本节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力的平衡、探究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应用,拓展的知识点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所有我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把这节分成了两个学时。第一学时完成力的平衡、探究二力平衡的教学。教学重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过程归纳与总结结论教学用具:铁架台12套(每小组两套)、滑轮12个(每小组两个)、多块纸板若干块、剪刀5把、细线若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等教学设计:复习导入提问: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什么条件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学生回答: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那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时候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请你举例说明。学生回答:讲台上静止的钥匙袋、桌子上静止的物理书、教室里悬挂的电灯等以讲台上静止的钥匙袋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从而引出平衡的概念。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二个力平衡。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叫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最简单。那么什么样的两个力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呢?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提出问题: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1、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2、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3、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4、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请学生观察以上假设涉及到力的什么知识点?学生回答:力的大小、力的方向等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第4个假设看看发现什么吗?少数学生回答:力的作用点所以我从改变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的三要素,观察物体是否处于静止。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二力平衡。每个小组所需仪器介绍:铁架台(两套)、滑轮(两个)、多块纸板一块、剪刀一把、细线两股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一:在两边的绳套上挂不等重的钩码。放开纸板,纸板。实验二: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放开纸板后,纸板将。请小组代表起来按照下表分析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引导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让学生分小组继续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三: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并将纸板扭转一个角度,使拉纸板的细绳相互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纸板,纸板。请小组代表起来按照下表分析比较实验二和实验三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让学生分小组继续进行探究实验:实验四: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用剪刀将纸板剪成两块,让学生观察纸板,纸板将。请小组代表起来分析比较实验二和实验四分析归纳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另外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总结得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小结:1、二力平衡和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的条件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板书设计:第2节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二、二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方向相反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第八章第2节,我把该节分为了2个学时。教学设计意图是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过程中,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现象的能力。但是在我预设的教学中“将纸板扭转一个角度,使拉纸板的细绳相互平行”学生没能及时理解设计意图,不会操作。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单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